【社區活動】沙頭角禁區探秘一天遊
政府最新開放沙頭角禁區,容許遊客到訪觀光,每日限制到訪人數,所有旅客必須提早兩個星期辦理禁區通行證,進入禁區亦要通過警方檢查站。 這個週末,我們難得成功申請配額,由專業導遊帶領盡覽沙頭角秘景,遠眺著名中英街,經由全港最長碼頭乘船前往荔枝窩,參觀三百年歷史的客家農村,搜羅地道手信,認識香港歷史文化。 天氣炎熱,但仍無阻街坊們的熱情與興致,其實不少本土文化景點,尚待我們開發認識。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機會帶大家四處走走!!
政府最新開放沙頭角禁區,容許遊客到訪觀光,每日限制到訪人數,所有旅客必須提早兩個星期辦理禁區通行證,進入禁區亦要通過警方檢查站。 這個週末,我們難得成功申請配額,由專業導遊帶領盡覽沙頭角秘景,遠眺著名中英街,經由全港最長碼頭乘船前往荔枝窩,參觀三百年歷史的客家農村,搜羅地道手信,認識香港歷史文化。 天氣炎熱,但仍無阻街坊們的熱情與興致,其實不少本土文化景點,尚待我們開發認識。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機會帶大家四處走走!!
好耐都無嚟過太平山頂!我們週日(5月21日)帶領街坊朋友遊覽山頂欣賞香江美景,又到孫中山紀念館、文化博物館,參觀「張國榮專題展覽」品嚐地道風味大排檔。大家都玩得好盡興! 嚟緊週末,我們又會組團去沙頭角禁區,認識香港歷史!
#MilMill喵坊 每月都會到來荃威花園舉辦回收活動,居民踴躍參與,把清潔乾淨紙包盒、膠樽、鐵罐事先分類,循環再造,同場更有漂書、再造紙工作坊,賦予廢紙二次生命,相當有意義! 本月回收活動更與 #Reboot 攜手合作,收集新淨舊鞋,清潔、修補後轉贈基層有需要家庭,讓舊物重生! #MilMill喵坊 積極推廣循環經濟,並以優惠價讓居民體驗環保再造廁紙、抹手紙、餐巾、洗衣球等產品。如有興趣,可透過以下連結預購,#MilMill喵坊 喵巴士6月18日再嚟 #荃威花園 時便可領取。 立即預訂|https://chiuyanloy.store/c/衛生物品
荃景圍居民經常投訴九巴30(荃威花園——長沙灣)班次不穩,到站時間飄忽,實時報站系統顯示不正確,「緣份到來自然有車」!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是否慣常脫班? 我們得到熱心街坊義工協助,進行實地社區調查,分別於荃威花園、長沙灣總站,紀錄繁忙時間實際班次開出時間。(調查日期:2023年4月18、19日) 結果發現幾乎無一班次,符合運輸署編定班次時間開出(即每25-30分鐘一班);同時發現個別班次相隔超過一個鐘頭,懷疑出現脫班情況。 九巴確認調查紀錄數據,與其行車紀錄相若,對於30路線班次情況作出書面回覆如下: 巴士故障:「4月18日傍晚,有一輛巴士於荃威花園故障」 車長缺勯:「4月19日早上,服務受車長缺勤影響,令班次有所延誤」 九巴表示,假如出現突發情況(如巴士故障、交通擠塞等),班次未能按編定時間開出,車務職員會「靈活調配班次,盡量維持班次穩定,務求提供適切巴士服務」。 至於實時報站系統顯示不正確,九巴回應指出由於班次調動需要人手更新資料,可能因此出現資訊延誤情況。 疑團未釋:編定班次幾乎未曾出現 然而,按照實際班次紀錄,幾乎未曾出現25分鐘總站開出一班,與運輸署批准編定班次25-30分鐘不符。而在晨早繁忙時間,由荃威花園開出班次,似乎穩定地提供每35分鐘一班,亦與編定時間表有異。 我們促請九巴正視30路線班次不準問題,向乘客提供編定班次服務,兩班車相隔超過60分鐘,絕對是不可接受!
香港寸金尺土,住宅單位面積有限,個別業主都會購買相連單位拆卸間隔牆「打通」,換取更大居住空間,改善生活。我們不時也會接到業主查詢,這樣「打通」住宅單位是否合法? 早於2009年已有住宅單位業主與其立案法團就此問題對薄公堂,尋求法律解釋。高等法院在2011年作出判決,裁定住宅單位間隔牆業權屬於相連業主「共同擁有」,並非公用地方,只要所屬業主同意,即可拆除。(The Incorporated Owners of Westlands Garden v Oey Chiou Ling and other CACV155/2010)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香港法例第344章)列明「公用部分 Common Parts」是指: 「建築物的全部,但不包括在土地註冊處註冊的文書所指明或指定專供某一業主使用、佔用或享用的部分」(The whole of...
多年以來,荃威花園未有時租車位供應,訪客都要冒著抄牌風險擺街。幾經爭取,運輸署終在荃威花園三期對出斜路新增時租咪錶泊位,年初開始實施至今的確方便居民訪客使用。 然而不時會有中型貨車、巴士等商用車輛停泊,佔用多於一個咪錶泊位,讓其他車主相當苦惱,明明見到有位都泊唔到。 荃威花園時租咪錶泊車,只可泊私家車或輕型貨車 其實,街上的泊車位「P」字路牌(無論是否咪錶泊位),除非有特別指示,否則只可停泊私家車或輕型貨車。 根據《道路交通(泊車)條例》(香港法例第374章)規定,「P」字路牌如無其他特別說明,車位只供「中型及重型貨車、巴士、電單車及單車以外」的其他車輛停泊,如有違例可被定額罰款 $320(08項:在違反交通標誌或道路標記的情況下停泊在泊車處)。 交通督導員最近就此不定時巡查荃威花園三期對出時租咪錶泊位,對於違例停泊車輛作出票控,糾正相關情況。 至於私家車或輕型貨車泊車「出界」又會否違例? 事實上,法例是有限制司機泊車時佔用多於一個車位,又或「不必要地」跨越車位的界線(法例並無明文解釋「輪軚出界或是車身出界」才算跨越車位界線)。不過,車主如能證明車身長度超過一個車位,或「在顧及該汽車的長度後,並非為佔用超過所需的泊車位而如此停泊該汽車」,可作為違例事項的「免責辯護」。 根據《定額罰款(交通違例事項)條例》(香港法例第237章)列明,「除非另有規定,任何人在泊車處停泊車輛時,不得佔用超過一個泊車位或不必要地跨越該泊車位的任何界線」(第8(2)條),以及「凡一輛汽車佔用超過一個泊車位,又或跨越其所停泊的泊車位的界線並伸延至毗連的泊車位,即屬違法」(第10(4)條) 一般而言,駕駛人士停泊車輛只要不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或者影響其他車主使用泊位的權利,執法人員通常不會作出票控。
鑑於楊屋道交通繁忙,運輸署最新建議擴闊楊屋道(近萬景峯)東行線,新增一條左轉禾笛街行車線,疏導交通。當局現正諮詢地區意見。 早於2020年,就任荃灣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之初,我們多次約見運輸署現場視察楊屋道交通擠塞問題,並在議會提出不同改善方案。 還記得,較多議員要求運輸署擴闊行車路,增加行車線,提升可容納車流量。有關建議雖好,但始終並非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當時,運輸署接納意見,調整楊屋道行車安排,把東行慢線劃作專用行車道,駕駛人士必須提早選定行車線,只可使用慢線左轉禾笛街,利用道路設計趕絕違泊車輛,同時避免切線車輛造成交通阻塞。 實行兩年以來,效果顯著,楊屋道違泊車輛明顯減少,擠塞情況亦見改善。兩年之後,運輸署終於提出擴闊楊屋道行車線建議方案,而在沙咀道西行線(近萬景峯)也會同時擴闊。楊屋道東行會由四線增至五線,沙咀道西行則會由兩線增至三線,疏導交通流量。 歡迎大家踴躍表達意見,我們會把居民意見轉達相關部門,作出反映!
政府最新建議立法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提高業主大會通過「大型維修工程」門檻,遏止圍標貪腐風氣。具體主要建議包括: 要求業主大會必須有至少5%業主(或200名業主,以較少者為準)親身出席投票,不計任何形式授權出席,才可有效通過「大型維修工程」項目。 業主大會(大型維修工程)結束後必須在28日內把其會議記錄副本送達所有業主。 我們認為,有關修例建議措施對於打擊圍標貪腐實是聊勝於無,雖則可以提高業主參與程度,避免個別法團(甚至圍標集團)把持大量授權票,而操控表決結果,可算是方向正確;但卻未有觸及業主大會表決「大型維修工程」代表性不足問題,維持10%出席會議法定人數,無助提高投票結果認受性。 若要有效打擊圍標貪腐,必須思考如何增加圍標成本,令到他們聞之卻步。如把通過「大型維修工程」業主大會法定人數由目前10%,調高門檻至20% 甚或 30%,不僅可以提高投票結果認受性,更可大幅增加「圍標成本」,降低天價維修工程出現的機會。 當然,最重要也是要業主積極參與樓宇管理事務,親身出席業主大會,用行動捍衛自身權益,共同守護家園!
荃威花園樓齡已近半百,基礎排污渠道從未進行修復工程,不時出現地渠滲漏,傳出難聞氣味。但由於荃威花園主要排污渠道系統深藏斜坡內,更換前必須先由註冊岩土工程師勘探,確保斜坡結構安全,再由專業測量師擬備全盤工程計劃,短短十多米動輒也要幾十萬元,所費不菲。 荃威花園停車場內斜坡早前溢出污水,傳出惡臭。管業處工程部安排專業人員使用機械人進行渠道勘探,發現M座平台底部斜坡內渠道幾近完全崩塌,致使家居污水大量滲漏。 經過專業評估,管業處先在荃威花園M座平台搭建臨時渠道引走污水,解決臭味問題,再委聘工程承建商打鑿斜坡拆除地渠,鋪設新渠。 荃威花園斜坡地渠歷經滄桑,可能需要全面重鋪,才是長遠治本之策。適逢屋宇署強制驗樓命令,要求屋苑進行法定檢驗並完成修復工程,當中亦包括斜坡地渠。上年底,荃威花園業主大會亦已通過申請資助計劃,可獲1600萬元津貼進行排水系統維修工程,正好協助屋苑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