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m730

【am730】填表難審批慢參與屋苑少 智能廚餘回收箱申請逾一年未見影

香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Mil Mill」早前被科技園拒絕續租,事件引發社會對環保回收的關注。然而,在都市固體廢物中,佔最重比例的其實是廚餘,當中又有超過一半來自家居,近年亦一直呈上升趨勢,每日棄置量高達3,600公噸。有見及此,環保署於2020年底委託生產力促進局旗下回收基金,撥出1億元推出特邀項目,支援住宅樓宇採用智能回收箱技術,以收集及回收廚餘。不過,項目推出至今,申請引進試驗智能廚餘回收箱的參與屋苑極少,而審批亦極為緩慢。 回收基金特邀項目僅5屋苑獲批 翻查資料,回收基金特邀項目將撥出1億元推行屋苑廚餘回收。以每宗申請最高資助額為250萬元計算,換言之最多可供40個屋苑作出申請。本報翻查立法會最新文件,顯示其特邀項目自2020年底推出以來,直至2022年6月為止,僅接獲8個合資格申請,當中只得5個項目獲批資助,分別為荃灣荃威花園、上水皇府山、將軍澳東港城、沙田帝堡城,以及屯門恒順園。 協助荃灣荃威花園申請相關項目的荃灣社區幹事趙恩來向本報表示,其屋苑在2019年曾參與環保署轄下的「屋苑免費廚餘收集服務先導計劃」,當時批出152萬元用作購買廚餘處理機。上個計劃結束後,署方於去年約2至3月,又再推出為期48個月、即4年的廚餘回收特邀項目,故荃威花園亦順理成章欲繼續參與,但他說去年5月入紙申請至今,近一年半的時間過去,智能廚餘回收箱仍未見蹤影。 智能廚餘回收箱申請一年未見蹤影 趙恩來憶述,他早於去年5月已填妥表格紙申請,惟至今年5月尾才正式簽約,他形容審批極為緩慢,單單填寫申請表,他就被環保署「退貨」超過30次,「署方的確係有範本畀我哋參考,但其實好多字眼佢哋都捉得好緊,全部都要咬文嚼字,又要附加好多唔同文件,所以首先喺最簡單嘅填表,都要估佢哋想我答咩標準答案,再迎合返佢哋。我知道有好多屋苑好有興趣做廚餘回收,但呢啲行政嘢門檻咁高,已經足以令佢哋卻步。」 第二個申請困難之處,在於其計劃規定申請特邀項目時,申請人需要提供至少200伙願意參與計劃住戶的支持證明。趙恩來說:「我哋本身已經有超過200伙居民,有參加第一代計劃,但係喺新計劃下,署方堅持要居民重新簽一次證明書。要麻煩居民簽幾次名以明心志,其實唔係咁易,街坊都問我點解要簽完又簽?」 當局批出30萬元起動基金屋苑需墊支餘款 趙恩來又稱,即使其屋苑通過申請獲撥款127萬元,但署方只預先批出30萬元的起動基金,其餘款項要屋苑自己墊支。他直言:「政府的確一定唔會走數,但批返筆錢出嚟一等起碼幾年。對上一次2019年搞嘅先導計劃,到依家都未收返錢。今次又要預先出埋另外嗰90幾萬,其實一啲細屋苑係唔會負擔到。」 縱使「過五關斬六將」捱到成功簽約,但惡夢仍未完結。當屋苑成功申請項目後,首3個月為準備期,以供屋苑進行採購廚餘機之用,趙恩來說:「今年5月尾簽完約,我哋已經即搞標書做公開招標。7月就畀埋個招標結果畀環保署審批。」惟據他了解,署方目前仍在處理將廚餘機系統連結「綠在區區」、部門的雲端系統、審批機身貼紙字眼及設計等,故廚餘機由去年5月入紙至今,超過一年仍未見蹤影。 (原文刊載《am730》2022年9月23日)

Read more

深井叫價21萬起 炒落後? 電單車位發飆

資金炒住宅、商舖同私家車位外,最近連電單車位也不放過,深井碧堤半島近日放售的電單車位索價逾21萬元,假設電單車位面積僅20方呎,即呎價已破1萬元,地產代理指因銀碼細,料吸引彈藥較少的投資者入市,但學者警告若市況逆轉時,可能易買難沽。碧堤半島近日有電單車位放售,叫價由21萬至21.8萬元不等,並以買入兩年,4厘保證回報作招徠。本報向1名姓何代理了解,他指買家購買該電單車位成交的同時,將會訂立一份兩年租約,月租為700元,即每年收取租金總額共8,400元,而兩年共收1.68萬元,以21萬元買入價計,首兩年總回報達8厘。 支出方面,他指買家免代理佣金,若選用賣家的律師亦免律師費,更獲兩年免地租、差餉和管理費,而有關稅項及雜項開支料涉逾4,000元。至於兩年後的開支,預料地租、管理費等每月費用約100 元。 假設每月車租不變,即在兩年後,每月所收淨租金收入降至600元,年租金淨收入降至7,200 元,每年回報率將下降至約3.4厘。 不過,熟悉該區的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提醒買家留意,按該項目大廈公契,有關電單車位可供非碧堤半島住宅的業主買賣,但有關車位只供項目住客或商戶租客租用,投資者需留意日後客源。 資金搵出路 中原地產高級區域聯席董事譚藩勝指,銷售反應頗理想,能吸引外區客入市,畢竟現時私家車位涉款動輒逾百萬元,電單車位入場費才逾20萬元,適合資金有限的投資者,加上現時市場仍處負利率,資金需物色出路,且回報有4厘也不俗,並認為供應始終有限,買家用作短炒機會不大,將保留收租。 另外,中原地產元朗分區營業經理王勤學指,由於電單車車位供應量極少,只有個別新盤才提供小量數目,故新界西的二手轉讓稀少,如元朗溱柏電單車位也錄逾17萬元成交。 對於市場需求能否維持,譚藩勝指區內供應量不多,而且政府「掃車」(檢走違泊電單車)時有發生,電單車主會衡量車位租金與違例泊車罰款的風險。他又指,因深井本身缺乏鐵路接駁,故吸引未有足夠資金購買私家車的轉而買電單車代步。 麥萃才:小心難沽出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投資電單車位的好處是,無論管理和維修都較投資住宅方便。若作自用,他建議需衡量是否長期使用,因為隨著年齡漸長,日後或不駕駛電單車。至於作投資用途的話,他重申需考慮Yield(收益率),特別是市場需求不多,而且電單車車主多以年輕人為主,用作代步交通工具,並且需考慮物業位置等問題,即使有租金回報保證,亦只有兩年,並非長遠保證。 此外,他認為若發展商選擇沽售電單車位,或顯示其投資價值趁市好反映出來,預料該類資產買賣流動性較低,一旦市況轉差,電單車位業主想出售套現便不容易。 (原文刊載於《am730》2017年12月6日)

Read mor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