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香車街街市電力供應問題
香車街街市早前多次發生緊急停電事故,影響檔戶經營生意。食環署歸究個別檔戶用電量增加,導致供電系統不勝負荷。 機電工程署經已進行緊急維修工程,但現時需要限制檔戶用電,以免再次發生停電事故。不過,機電工程署將把三相電流按照檔戶實際用電量重新分配,長遠解決電壓不足問題。
Read more香車街街市早前多次發生緊急停電事故,影響檔戶經營生意。食環署歸究個別檔戶用電量增加,導致供電系統不勝負荷。 機電工程署經已進行緊急維修工程,但現時需要限制檔戶用電,以免再次發生停電事故。不過,機電工程署將把三相電流按照檔戶實際用電量重新分配,長遠解決電壓不足問題。
Read mor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YxaezN_U0&feature=youtu.be 二○○四年,房委會分拆其零售物業及停車場,把轄下公共資產證券化並成立領匯(823,現改名領展)上市。自領展上市後,公屋商場私有化、大量物業設施翻新、改頭換面升格為新式商場,提升價值。 但「羊毛出自羊身上」,領展所到之處,評價兩極:有的大讚翻新可改善生活環境;有的批評出賣居民牟取暴利。現時的局面,由政府一手促成。 現時香港的街市,主要由食環署、房委會、領展和私人市場營運。 不過在二○○九年起,食環署就沒有再興建公眾街市,亦沒有發展舊街市,導致街市十室九空,且衞生環境惡劣,截至本年度十月底,食環署轄下的七十六個公眾街市,去年竟然虧損2.94億元。市民別無選擇,是誰之過? 根據立法會記錄,食環署公眾街市於一四至一五年度虧損3.28億元,一五至一六年度虧損2.94億元。而公眾街市整體出租率約為89.3%。關注公營街市議題的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問題在於政府取態:「街市不再是香港人的必需品,也不再在規劃之上考慮這社區的設施。」他指政府有一份《香港規劃標準及準則》文件,指引規劃署如何規劃整個社區或是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標準訂明,每五十五至六十五戶家庭,須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一萬人設有約四十至四十五個檔位。這文件早在二○○九年四月作出修訂,修訂後,街市在規劃標準及準則中被刪除。 文件中,多次提到公眾街市存在的需要「成疑」:「公眾街市出售的物品,再也不是市民唯一可以負擔或優先的選擇。」、「闢建新公眾街市的需求進一步減少。」自此,食環署就沒有再興建新的公眾街市。趙恩來舉出天水圍和東涌兩個新市鎮做例子,這兩區正是標準修訂後逐期落成的新市鎮,「可看到這兩區沒有公眾街市的存在,只有領展的街市。」 政府停租關閉舊街市 公營街市消失的原因,與食環署對街市的管理有關。以荃灣荃景圍街市為例,早年已停止為空置檔位公開招標。截至今年一月,出租率僅18%,是全港出租率最低的公眾街市之一。現在當局稱,因為空置率高,荃景圍街市將在來年三月圍板關閉。荃景圍街市的租戶羅太直斥:「為何變得冷清?就是因為政策不妥善,沒有開放街市檔戶,沒有公開投標。如公開投標,就會多人用這個街市。有興趣都租唔到,咁咪冇新檔!」她指署方決定關閉街市前,並無諮詢過居民和商戶意見,做法漠視民意。 荃景圍二萬人無餸買 荃景圍街市主要服務荃威花園及周邊私人屋苑,居民逾二萬人。此街市自一九九○年起營運,共二百四十一個攤檔,全盛時期全部出租。至九十年代尾楊屋道街市落成,部分商戶搬至楊屋道,而荃景圍周邊有超市開幕,人流漸減。現時街市十室九空,僅存經營多年的老商戶。現場所見,絕大部分是空置檔位,被封上膠條,商戶僅餘數家,包括魚檔、豬肉檔和改衣檔等。早前,食環署出租仍在經營中的荃景圍街市予電影製作公司搭景拍戲,但是拍攝期間有大量器材、演員、工作人員等,阻塞街市通道,就連街市內唯一樓梯也被布景圍封,居民需繞道而行。 社區幹事趙恩來和羅太二人,均提到荃景圍街市對區內居民十分重要,「整個荃威花園內,共有十六座,其實很需要一個街市,長者不方便乘車去買東西。」現時荃威花園及周邊屋苑的市民,要買新鮮食物和生活所需用品,均要花上半小時來回到荃灣市中心的楊屋道街市。 (原文刊載於《壹週刊》2017年12月21日)
Read morehttps://youtu.be/bH6xQGf9CRg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傳統街市有其存在的價值。除了貨品種類多和價格相宜,公營街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流轉率不高。檔戶不用擔心政府不續租,被業主被遷等問題,他形容傳統街市:「公營街市的檔位,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幾乎做一世。」 而且檔戶多為小本經營,容讓更多人情味的事發生。「有些相熟的檔戶知道你每天都來買,你帶不夠錢也可賖數,打電話可留些好食材放工後來取。這些情況在集團式、連鎖店不會出現。」趙擔心如公營街市不斷消失,這些社區關係、鄰理關係就會變得疏離。 市民喜歡新式街市嗎?記者到翻新後的啟業商場和街市問問街坊的意見。住在啟業邨的黃小姐表示更喜歡冷氣街市,「起碼行起上來較舒服,感覺較衛生。」她有感新式街市價格稍貴價,但覺得「如新街市價格不是倍升,多付一點冷氣費是可以接受的。」 不少住在九龍灣麗晶花園的市民,因附近沒有街市,都要跨區買新鮮食材。鄺小姐表示:「如果整體來說,應該是貴了,領展的新式街市應是貴了。也會感無奈,但也只能這樣,沒辦法,方便的你也要光顧,不然只可以行遠些去別處買。」 (原文刊載於《壹週刊》2017年12月21日)
Read more抗議領展變賣資產,要求政府回購領展! 工黨趙恩來參與民主黨派聯合行動,追擊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要求停止變賣拆售公屋商場、停車場,保障基層居民生活! 領展十年,公屋商場百物騰貴,小商戶不是要捱貴租,便是被逐出公屋商場,生活艱苦。 領展拆售公屋商場,與梁振英妄顧基層民生,早年放寬證監會條例,容許領展由房地產管理者,變成地產發展商,可以割賣公屋商場予金融炒家大鱷,造成如今社區凋零的惡果! 我們將會繼續追擊領展,爭取停止拆售公屋商場影響民生!
Read more業主丢空舖位、圍封通道裝修、拒開冷氣設備,這都是商場常見逼遷手法,務求令到店舖租戶無法經營,主動放棄租用舖位。別以為這些逼遷手法只在舊區重建、領展出售商場才出現,事實上食環署也會使出這類骯髒手段! 早前,食環署美其名「善用空置攤檔」,出租仍在經營中的荃景圍街市予電影製作公司搭景拍戲,但是拍攝期間不僅有大量器材、演員、工作人員等,阻塞街市通道,顧客不得其門而入,就連街市內唯一樓梯也被佈景圍封,居民需繞道街市附近斜路上落,街市檔主無法正常營業,苦不堪言! 荃景圍街市1990年5月2日開幕,當年政府因要安置荃灣區內路邊小販,委託荃威花園發展商「合和實業」興建市政街市,方便荃景圍附近居民購買日常所需,不假外求。街市開業之初,丁財兩旺,更有專線小巴開辦接載顧客前來購物,豬肉檔主梁先生憶述:「當時哪有人落楊屋道買餸?都來這裡!」 可惜,政府當年興建荃景圍街市,攤檔數目是取決於遷置小販需要,而非社區實際需求。假如參考當年《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規劃標準訂明每55至65戶家庭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萬人設有約40至45個檔位。若以毗鄰荃威花園規劃人口約1萬來計劃,荃景圍街市有40至52個檔位便足夠,但實際上卻有241個檔位,確實遠較規劃署的標準多出一大截! 荃景圍街市當年遷置的檔販,本已是年長的路邊小販,加上2003年沙士疫情衝擊,經濟不景生意難做,不少檔主決定退休,攤檔結業交出檔位,街市出租情況每況愈下。 根據食環署提交荃景圍街市實際經營數據,2003年有131檔(出租率54%),2008年有123檔(出租率51%),均是大幅高於規劃標準。 食環署早年為要「做靚盤數」,好向公眾交代,竟把全港多個出租率偏低的公眾街市(包括荃景圍街市)劃作「準備進行攤檔整合或改善工程」,不再招標出租空置攤檔,亦會排除計算整體公眾街市出租率。結果,食環署向立法會提交的報告中,大家會發現公眾街市整體出租率逾九成,卻年年出現巨額經營虧損這樣如此荒謬窘境! 然而,荃景圍街市「準備進行攤檔整合」的計劃,一等便等了超過8年。翻查食環署資料文件,荃景圍街市對上一次公開招標空置檔位已是2009年的事!由此可見,荃景圍街市如今境況,與當年規劃不當、食環署政績考量,不無關係! 時至今日,不少人可能還在質疑出租率低,是由於荃景圍街市位置偏僻、人口老化所致。事實上,當我們嘗試翻查人口普查報告,荃威花園65歲以上長者佔13.4%,與全港長者比例(13.6%)相約。再者,長者居民較多行動不便,更加不願山長水遠、動輒半句鐘乘車往返荃灣市中心買餸購物。 與此同時,食環署管理僵化,不斷扼殺小檔主的生存空間。荃景圍街市燒味檔主眼見生意難做,曾經有意售賣燒味飯,幫補生計,但食環署回覆表示,租約訂明只准賣燒味,飯盒等熟食須在熟食檔售賣,結果居民到街市對面的超市購買燒味飯盒,不久街市內唯一的燒味檔也告結業。又有售賣有機蔬菜的檔主,食環署不讓其售賣乾貨,理由是乾貨必須在不同區域擺賣,但荃景圍街市是不會出租空置攤檔。故此,荃景圍街市門庭冷清,根本是食環署一手造成! 眼見生意一落千丈,街市檔戶選擇團結自救,可惜也敵不過食環署的官僚!荃景圍街市早於2004年開始討論重整活化計劃,主張把不同樓層攤檔遷至地下,騰空其餘兩層用作其他社區服務用途。經過8年拉鋸爭論,街市檔主、居民組織雖已達成共識,但食環署最終拒絕協助搬遷檔戶重新安裝鐵閘、水錶,活化計劃亦告吹。 翻查食環署資料,荃景圍街市管理諮詢委員會2012年6月開會通過擱置重整方案,當時參與決定的委員只有兩位隱形建制議員(包括林婉濱、黃偉傑)。得到當區議員支持,食環署便可理直氣壯,繼續丢空街市檔位,用時間逼使現有檔戶離開! 時至今日,荃景圍街市出租率由2008年的 51%,銳減至不足兩成。食環署更借政府顧問報告之名,決定永久關閉荃景圍街市。 根據食環署2017年4月向荃灣區議會提交的文件,聲稱顧問報告指「荃景圍街市出租率偏低是由於區內人口變化、街市位置不理想及交通不便、區內有多個街市及很多售賣同類貨品的零售店舖,對街市造成強烈競爭」。 不過,該顧問報告從未研究過荃景圍街市出租率偏低原因,且說「政府應檢視出租率低的公眾街市,例如荃景圍街市及筲箕灣街市等,評估問題的成因,以了解是因為區內街市設施供過於求、街舖競爭激烈、位置不便,還是區內發展變遷導致消費群轉變」。這樣看來,食環署確實有「講大話」之嫌,為要關閉荃景圍街市,胡亂堆砌數據! 荃景圍街市將於2018年3月1日正式關閉,檔主能夠自主決定的,只有是否接受食環署兩萬多元賠償,離開養活過無數家庭、滿載回憶的街市。當我們義正詞嚴斥責食環署堅拒招標逼死街市,我們不能忘卻地區議會早已淪陷,保皇政黨橫行無忌,不時會於關鍵時刻表態,出賣居民利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