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荃古道】行山徑翻新工程 造價80萬
荃灣民政事務處計劃撥款80萬元,翻新元荃古道(下花山段)行山徑,全長820米,工程包括重鋪路面、欄杆、更換渠蓋等相關設施。 政府當局現正諮詢地區意見,大家可於6月16日前提出,我們整理後會轉達相關部門。
Read more荃灣民政事務處計劃撥款80萬元,翻新元荃古道(下花山段)行山徑,全長820米,工程包括重鋪路面、欄杆、更換渠蓋等相關設施。 政府當局現正諮詢地區意見,大家可於6月16日前提出,我們整理後會轉達相關部門。
Read more荃灣民政事務處對出行人通道日久失修,每當打風落雨例必出現嚴重漏水問題,當我們還是區議員的時候,積極向政府部門追問跟進,終於釐清管理責任屬於運輸署,事後當局承諾動用特別撥款,優先處理翻新該段行人通道,重造上蓋天面防水層、重鋪防滑地磚,並且爭取能在9月前完成工程。 運輸署外判工程承辦商早前開展翻新工程,並已完成部分位置,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困擾居民多年的社區問題!
Read more多年以來,荃景圍潭頂新村居民期望政府當局重置翻新村口組合信箱,惟前區議員不斷推諉「政府資源不足」未能成事。 趙恩來議員深切體會村民苦況,潭頂新村僅得廿戶,不受前朝議會重視,村口信箱已是1980年代動用荃灣區議會撥款建成,日久失修,殘破不堪,無法使用。 趙恩來議員就此透過荃灣區議會,建議動用地區小型環境改善工程撥款,重置潭頂新村組合信箱。經過一年時間,荃灣民政事務處經已完成興建組合信箱工程,信箱鎖匙亦已陸續送到村民手中,切實回應村民訴求。
Read more荃灣多層停車場行人通道是港鐵站來往市中心的重要樞紐,每日行經人次數以萬計,然而日久失修,若遇大雨例必出現嚴重滲漏問題。 荃灣區議會早前經與相關政府部門磋商,終於揪出該處負責部門屬於運輸署,並且要求盡快解決行人通道漏水情況,加強清潔次數。事後,運輸署決定動用部門緊急撥款,翻新荃灣多層停車場行人通道,包括重造通道頂部天面防漏工程、重鋪行人通道路磚等,預期可於今年9月開學前完工。 工程經已陸續開始搭棚準備、打除地磚。工程期間,需要分階段封閉行人通道,收窄路面,行人可繞道前往目的地,敬請留意!
Read more荃灣區議會每年都會撥款數百萬元,落實興建地區小型環境改善工程,回應社區訴求。 趙恩來議員早上聯同荃灣民政事務處實地視察,初步研究相關建議的可行性,並為落實優先次序評分,稍後交由荃灣區議會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作出決定。 荃景圍最新建議包括於千里台旁樓梯平台位置加建避雨上蓋,開放空置政府土地提供休憩設施等,政府工程師稍後將會提供詳細設計,之後透過部門諮詢地區意見。
Read morehttps://youtu.be/_oK3ykJvfqg 因應政府實施新檢疫安排,荃威花園R座居民星期日起陸續回家。不過當區區議員透露,至少有兩戶居民仍未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其中一戶衞生署已核對資料,但未安排專車送他們離開,另外一戶連資料仍未核對。他們已持有陰性檢測結果的短訊,(心情)忐忑,沒有理由其他人已走,只剩下他們。」 衞生署回覆查詢時稱,有超過2300人與變種病毒確診者住同一大廈,早前須接受強制隔離。他們再接受檢測,結果呈陰性後已全部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 (節錄自《now新聞台》2021年5月10日)
Read morehttps://youtu.be/t5oZucgD184 荃灣荃威花園R座一名菲傭驗出帶有變種病毒,政府昨晚(4日)圍封R座強制檢測,全幢大廈逾220戶居民須撤離,到竹篙灣檢疫中心檢疫21日,惟不少被強檢及送入檢疫中心的居民表示當局安排混亂。距離首批居民撤離至今已約10多小時,R座仍有居民滯留,其間一名男子情緒激動,到大廈外大聲質問職員,「等咗咁耐,係咪要等到夜晚呀?」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批評當局處事態度傲慢,拒絕主動向民間持份者求助,引致今次封區檢疫非常混亂。警察公共關係科向傳媒表示,約有500人須撤離,惟截至下午4時50分,只有不足100名居民獲安排撤出。有居民更接獲衞生署通知指未必今晚可撤離,「最早今晚喇,都有機會係聽朝」。 身穿全套保護衣的司機早上陸續將多架小巴駛到荃威花園R座,接走須隔離檢疫的居民。今早約9時20分,首批居民在全套保護衣人員帶領下,帶同行李登上衞生署小巴撤離,當中包括年邁長者,以及攜同幼童的父母,他們全部繫有手帶;亦有人帶同結他及小提琴等樂器,而用以強制檢測的帳篷則陸續收起。其間一度有消防處救護車到場,以擔架床接走一名中年男居民,據指他因等候多時情緒激動,並在大廈大堂倒地,他送院後情緒回復穩定。 至下午約5時,再有衞生署車輛抵達荃威花園,約10名身穿全套保護衣的工作人員,在R座大廈門外設起工作間。據現場警員指,該批人員將為仍未檢測的居民檢測,以及為撤離的居民登記。 入夜後,一名行動不便的老婦,未能登上撤離的旅遊巴,亦要由聖約翰救傷隊救護車送走。 衞生署致電核實時遭誤以為詐騙 致撤離手續延長 趙恩來到荃威花園跟進情況,他指直至今早10時,至少仍有5個單位住戶未接受檢測,「(至少)由琴晚7點等到今朝7點」,但民政卻從未尋求區議員、管理處或業主立案法團協助,形容他們以傲慢態度處理事件,「覺得作為政府部門,唔需要民間協助」,批評不但無助處理疫情,更是引起今次混亂的主因。 趙恩來其後指,居民按3個時段分批離開,分別為下午3時至6時、晚上6時至8時,以及大約晚飯後,居民須先到大廈外登記資料,才可登上車輛撤離。 截至黃昏6時,該大廈仍有約500位居民未能撤離,趙恩來指,原因是衞生署逐個向居民發出強制檢疫令時,發現民政署昨晚所登記的居民資料諸多錯漏,包括「填咗中文名冇寫英文、身份證號碼寫錯」,引致署方無法按資料發出檢疫令,須逐個致電居民確認。趙指,出錯的資料主要是「名嘅問題」,如寫錯姓氏、串字錯誤、缺少中或英文名等。 他透露,署方昨晚分兩隊人手上門拍門登記資料,一隊只登記了居民英文名,另一隊則只登記了中文名,故料晚上才陸續撤離的居民,應全部均涉及被填錯資料,而資料無誤的居民,則已於今早離開。此外,署方致電居民核實資料時,因涉及敏感個人資料,部份人誤以為是詐騙電話,未有配合,致撤離手續進一步延長。 趙恩來說,晚上約7時收到居民反映,指有衞生署人員來電,着其不要心急,先「休息下」,又指今晚未必可獲撤離,「最早今晚喇,都有機會係聽朝」。 朝令夕改安排混亂 民政處理態度傲慢成主因 趙恩來今早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表示,有居民清晨收到衞生署人員拍門通知,將在早上7時半至10時安排第一批居民前往竹篙灣檢疫中心。故昨日下午消息公佈後,不少居民早已回家準備,惟至晚上7時突然圍封,擾攘一輪後晚上10時正式進行採樣,卻因黃雨關係衞生署人員須逐一上門採樣,令程序大幅延誤,至今晨5時收到查詢,仍有部份居民表示未有任何人員上門採樣。 趙恩來又批評當局安排非常混亂,原本昨天下午通知會在現場設檢測站,但其後指要全體居民撤離。到晚上又變成圍封檢測,更一度稱早上7點可以離開,最終又改為全體居民隔離21天。 區內採樣樽被清空 納強檢幼園數百家長跨區撲樽 趙恩來又指,政府同時要求所有到過荃威花園惠康超級市場的人士,不論逗留時間長短,均要接受檢測,指「呢一個超級市場係全個荃威花園唯一一個超級市場,呢度1萬個住戶大部份每日都會去嗰度購物」,故估計需要接受檢測的人數數以千計,但政府至今仍未公佈會否在附近設置檢測中心。 ...
Read more荃灣區議會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繼續跟進城門引水道出現射擊殘餘物,破壞郊野自然環境。政府當局報告,位於荃錦公路旁的香港槍會已於2020年7月17日關閉,全面停止實彈飛靶射擊活動。 警務處槍械牌照科曾對香港槍會違規行為進行搜證,可惜最終證據不足而未能檢控。至8月25日再到香港槍會突擊巡查,發現有射擊殘餘物(膠塞、鉛粒)散佈靶場外的草地山坡,先後發出勸喻信、警告信要求作出糾正行動。 地政總署牽頭跨部門會議已於10月8日召開,參與部門有水務署、警務處、環境保護署、漁農自然護理處、荃灣民政事務處。 水務署事後安排外判承辦商完成清理引水道內的射擊殘餘物,並於靠近飛靶射擊場的山坡上設立圍封標識,方便日後監察搜證,不排除作出檢控。 漁農自然護理署最近巡視,發現香港槍會附近郊野公園範圍還有射擊殘餘物未有清理,特別是彈頭鉛粒。當局現正審視香港槍會提交土壤化驗計劃,預算下月將由政府認可實驗室抽取土壤樣本進行含鉛量檢測,假如出現超標,將會要求香港槍會根據法例要求採取補救措施。 地政總署現正監察香港槍會清理射擊殘餘物進度,不排除稍後會就違反地契事宜作出執法行動。 2020年底,香港槍會已於射擊場附近加建檔板,並以鐵絲網圍封,阻止外人接近。 我們荃灣區議會持續關注清理射擊殘餘物情況,催迫政府部門認真跟進香港槍會涉嫌違法行為,保護郊野自然環境優美!
Read more荃灣近日天氣持續寒冷,晚間氣溫不足10度,惟本區內仍有多名無家者以單薄的衣物及被鋪露宿街頭,因荃灣無家者的活動位置多位於荃灣市中心一帶,現時梨木樹社區會堂作避寒中心對區內無家者而言實在過於遙遠,因他們未能將家當進行長途的遷移。另外,梨木樹社區會堂位於梨木樹邨康樹樓地下,如康樹樓出現疫情爆發的情況,便不能再成為荃灣的避寒中心。 我們要求荃灣民政事務處能夠開放位於荃灣市中心的雅麗珊社區中心用作臨時避寒中心,令區內無家者能夠更方便使用。 荃灣區議員 劉肇軒 林錫添 陸靈中 岑敖暉 易承聰 陳劍琴 李洪波 劉卓裕 潘朗聰 譚凱邦 劉志雄 謝旻澤 趙恩來 賴文輝 黃家華 陳琬琛 黃晚就(地區事務主任)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