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荃灣區議會

【政府賣地】招標發展麗城花園後山住宅用地

政府最新公佈2023/24年度政府賣地計劃,下一季將會推出荃灣麗城花園後山住宅發展項目,可提供1950個單位,其中至少50%為「首次置業」單位。本項目連同早前招標批出寶豐路住宅用地,麗城花園區內預計新增人口逾八千。 早於2020年底,政府當局進行地區諮詢期間,我們已在荃灣區議會召開特別會議商討(當時還是荃灣區議員),並向部門提出居民種種憂慮,諸如交通影響負擔、社區設施配套、收地爭議等。當時並無政府部門能夠切實回應居民意見,最後動議反對兩個發展項目,獲得大比數通過。不過,這是政府硬任務,結果也是繼續提交城規會,蓋印批准...... 當時較具爭議的是,政府當局並無計劃擴闊或加建橫過屯門公路的橋底隧道(對外唯一道路),目前闊度僅夠兩輛私家車並排經過。假若住宅屋苑落成後,該道路能否應付新增交通需求? 還記得,政府部門當時這樣回覆: 實施單線雙程行車 路政署由於工程技術困難,難以實施道路擴闊工程,目前路面闊度只有6.5米,僅夠私家車並排通過,大型車輛無法通過。故此,會在隧道使用交通燈號,潮水式行車。 不設巴士服務 寶豐路近青山公路迴旋處彎度過大,就算完成擴闊工程後,也只能容許車長不多於10m 車輛進入,故此不設巴士服務。 加強現有專線小巴路線服務 運輸署認為,未來屋苑住戶主要倚賴公共交通外出,計劃新增三條專線小巴路線,應付需求。 限制私家車泊位 地政總署聲稱會嚴格限制未來屋苑私家車泊位數目,估計平日早上最繁忙一個小時,平均每分鐘只有3輛汽車離開屋苑,對附近交通影響微乎其微。 即使政府部門這樣解釋,但要以新樓屋苑限制停車場泊位來控制交通需求,實在難以令人相信。發展商最終會否配合是個問題,就算順利落實,難保入伙後不會有小業主出來「抗議車位不足」。 就讓我們放長雙眼看看罷!

Read more

【兌現承諾】荃威花園時租咪錶泊位

2019年區議會選舉期間,我們曾經許下承諾,爭取荃威花園三期對出時租咪錶泊位,紓緩區內違例泊車問題,滿足訪客車位需要。過去幾年,社會經歷翻天覆地變化,如今雖無公職身份,但仍會盡力兌現承諾! 爭取多年,荃威花園時租咪錶泊位經已落成啟用。政府由拒絕到落實,一切得來不易! 荃威花園大業主2017年拆售停車場,取消時租車位安排。由於荃威花園附近並無訪客泊位,居民親友駕車到訪,唯有選擇違例停泊街邊,不時造成交通阻塞,困擾居民生活。 鍥而不捨 爭取時租車位 早於2017年底,我們經已建議政府當局把荃威花園三期對出斜路劃作時租咪錶泊位,紓緩違泊問題,惟不獲運輸署接納。幾經波折,地政總署才願擴展林百欣中學對面露天停車場,並限制僅可停泊私家車或輕型貨車,提供時租泊位。 實事求是 終現成果 直至2020年出任荃灣區議員,再向運輸署爭取荃威花園增設時租咪錶泊位,滿足居民實際需要。同年10月,趙恩來聯同運輸署工程師到場實地視察,初步認為技術可行,能夠至少提供10個私家車時租錶位。 其後,運輸署工程師完成詳細勘察,擬備建築圖則,並於2021年初開展地區諮詢,建議荃威花園三期對出安逸街斜路位置(橋底至迴旋處),擴闊行車道,增設合共14個時租私家車泊位。 諮詢期間,卻遭建制政黨提出反對,聲稱「工程過後,會影響行人使用道路」(事實上擬議時租咪錶泊位旁邊會保留不少於1.5米行人路,符合道路規劃標準)結果,工程進度一再拖延,遲遲未能動工。 至2023年初,路政署正式動工擴闊路面,安裝時租咪錶;直至農曆新年過後,正式開放公眾使用。 一路走來,絕非易事,最終總算成事,值得欣慰!

Read more

【大涌道 U Turn】無助紓緩繁忙 徒增意外風險

荃灣大涌道近迴旋處位置,路政署5月初完成道路工程,新建 U-Turn 掉頭位置,原意是要減少使用大涌道迴旋處車流量,從而紓緩交通繁忙情況。不過荃灣居民反應迴異,又再次展示政府部門脫離現實! 離開議會之前,運輸署已就有關改善方案諮詢議會,當時本人兼任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提出反對意見。至於事後為何又會通過,相信大家懂的。 我們觀察到海盛路轉出大涌道,屬於「小路出大路」,道路設計問題,大涌道高速行駛車輛未必留意到海盛路駕駛者,不時發生交通意外(後來當局新劃道路標記,禁止大涌道中線切至慢線,減低意外風險)。 客觀數據上,大涌道U-Turn 掉頭車輛不用再駛進迴旋處,當然必定會減少迴旋處車流量,但這僅是紙上談兵,無視現實情況。我們不難察覺,會使用新建U-Turn 掉頭車輛只有兩類: 一是,離開海盛路前往荃景圍,主要是假日到荃灣廣場或AEON百貨購物回家的自駕街坊; 二是,經由青山公路前往柴灣角工業區,但貨車主要使用荃灣路,選擇這樣行駛機會較少。 由此觀之,海盛路會有不少車主假日駛出,在短短60米路段橫跨四條行車線前往使用新建U-Turn 路口。大涌道是區內數一數二的繁忙道路,當車輛這樣切線勢必減低實際車流速度,小則造成交通擠塞;假如駕駛者各不相讓,更會發生車輛碰撞,阻礙道路交通,得不償失。 我們就此現場視察實際情況,發現甚少駕駛者選擇使用新建U-Turn 路口,寧願駛進迴旋處掉頭,避免意外風險。政府斥資建造白象工程,居然希望無人使用,實在是天大諷刺!

Read more

【離開以後】民選議會淪亡至此,留下來還有甚麼意義?

離開議會一年,目睹議會尊嚴一落千丈,制度形同虛設,再次肯定當日決定的正確,完全沒有令人後悔。這兩日,見到達官貴人興高采烈,為荃灣聯仁街過渡性房屋項目動工剪綵,號稱可容納400名居民「暫住」,百般滋味在心頭。 回想當年擔任荃灣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期間,食環署2020年4月回覆議會,聯仁街熟食市場舊址清場後,交由建築署進行拆卸工程,同年9月轉交地政總署安排透過短期租約形式,招標用作臨時停車場用途。運輸署當時更已完成草擬臨時停車場規劃圖則,可提供最多 42 個停車泊位,並把圖則交給我們時任區議員諮詢意見。 不過,到了2020年底,地政總署遲遲未有就聯仁街熟食市場原址用作臨時停車場進行公開招標。我們多番追問下,地政總署才在2021年2月透露,接獲政策局通知建議把有關用地作「過渡性房屋」的短期用途,但對於所謂「建議」具體方案內容卻三緘其口,拒絕向議會披露細節。其後,政府部門並無再在荃灣區議會提及聯仁街過渡性房屋項目事宜。 至2022年1月,政府當局終願回覆當區議員 陸靈中,雖然並無按照正常程序諮詢民選的荃灣區議會意見,但就已在2021年8月完成諮詢政府委任的荃灣南分區委員會「並無收到反對意見」,並著當區民選議員自己上網瀏覽運輸及房屋局網頁參考相關項目詳情(完~)。 民選議會淪亡至此,留下來還有甚麼意義?離開絕對是個正確決定,不應再對這個政府有任何無謂幻想......

Read more

【最後的議會工作】拆除翠豐臺斜路阻路鐵欄

路政署2018年開始在翠豐臺斜路設置鐵欄,完全圍封行車路,原意是要防止車輛違例停泊行人路、市民走上馬路構成危險,但卻對荃景圍居民造成不便。而事實上該段行車路未能通往任何目的地,幾乎沒有車輛使用,結果只有車輛違例停泊。 離任荃灣區議員前,趙恩來積極聯絡運輸署處理該段道路設計問題,最終決定把行車路永久劃作行人路,拆除阻路鐵欄,並會以鐵柱防止車輛泊上行人路,同時解決鐵欄阻路和違例泊車問題。有關道路改善工程終於正式開展,預計6月完成,方便行人使用。

Read more

【荃錦公路】假日人潮如鯽 村民出行難

4月18日,晴,復活節長假期最後一日 本港疫情持續回落,市民湧往郊區呼吸新鮮空氣,大帽山人頭湧湧,逼滿行山客。 今日早上,我們上山實地視察交通情況,順道探望川龍附近寮屋居民,並向有需要村民派發物資,聽取社區意見。有村民抱怨人潮如鯽,打擾寧靜鄉郊生活,更有個別遊人跨過圍欄走進田間採摘作物,打咭影相。行山客排隊等候唯一巴士路線,村民慨嘆回家難,假期也要盡量避免出行。 即使九巴積極調派巴士疏導人潮,但情況也未如理想。離任區議員之前,經已要求當局正視問題,提出建議雙層巴士行駛荃錦公路。九巴早前亦已測試 11.3米 Enviro500 雙層巴士 E6M 是否適合使用,結果發現該車型可應付荃錦公路上斜落斜路段,惟公路兩旁樹蔭生得較低,需要工務部門完成修樹,而且未能在大帽山郊野公園站附近掉頭,未能用作特別班次疏導遊人。 無論如何,我們也希望運輸部門加快解決技術問題,落實假日繁忙時間使用雙層巴士行走九巴 51 路線,疏導人潮,解決居民困擾。

Read more

【社區消息】荃灣大會堂行人通道擴闊工程 即將竣工

荃灣大會堂行人通道擴闊工程即將竣工,紓緩人多擠逼問題。離任荃灣區議會前,擔任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期間,這項工程屬於重點跟進項目。荃灣區內居民前往荃灣廣場購物,幾乎是必經之路,但多年來僅得窄窄通道,未能應付實際人流。 至2020年底通道擴闊工程正式開展,本來預計翌年完工,惟遇上疫情延誤進度,但工程已近尾聲,相信未來幾個星期便可開放公眾使用,方便荃灣居民。

Read more

【最後的議會工作】荃景圍社區綠化工程項目

面對無情政治打壓,荃灣區議會過半議席懸空,但議會同事離任之前,積極推動城市更新、社區綠化,動用區議會撥款資助社區研究項目,當中邀請到有「樹博士」之稱的詹志勇教授(曾任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領導研究團隊,尋找出隱沒荃灣社區的可綠化地點,提交政府工務部門探討落實的可行性。 荃灣區議會雖則今非昔比,不過前人的努力並非沒有成果。土木工程拓展署現正落實「新界西南及東北綠化總綱圖」廣泛吸取研究報告建議,並已陸續開展社區綠化工程。 出獄後見到荃威花園基慧小學對出新建花圃,移植多棵羅漢松、張氏紅山茶,便是當初的具體建議,總算能在石屎森林的夾縫中,為社區生息不少!

Read more

【最後的議會工作】荃威花園增設電單車泊位

上回講到,荃威花園缺乏時租車位,運輸署先後落實多個合適位置增設時租咪錶泊車位,但電單車泊位同樣僧多粥少,部分車主曾經被逼停泊在荃景圍街市,蒙受違例泊車告票風險,更會阻礙行人通道,情況並不理想。 當我還是荃灣區議員期間,便與運輸署工程師實地視察,研究可行位置增設電單車泊位,其中一個選址是基慧小學對面「的士站」,那裡從來也無乘客上落,只見的士空車停泊(其實是違反交通法例)。結果,運輸署同意把該「的士站」改劃作電單車泊位。有關工程已於我在囚期間完成,開放電單車主使用,算是幫助社區作點貢獻!

Read more
Page 1 of 26 1 2 26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