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社區智庫

【社區智庫】舊樓供電能夠應付現代家居需求嗎?

我們辦事處經常都會聽到街坊意見,質疑屋苑電壓不足,未能應付家居用電需求,建議進行改善工程,提升總掣供電量。當然,在工程世界是沒有不可能的,只要有錢!若要更新屋苑總掣房內的供電掣櫃,並非簡單工程,動輒數以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如要業主集資,相信大家都會耍手擰頭,鍛羽而歸。 不過我們首先要問:是否有真正需要? 街坊意見看似有其道理,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家庭電器遠較以前多了不少,現在大家都有電腦上網,熱水爐、煮食爐頭可能已由煤轉電,浴室寶、洗碗機等相繼成為家居必備,與幾十年前樓宇落成之初不能同日而語。家居用電量增加,原來設計自然不勝負荷,而要相應提升。 香港樓宇裝備標準 遠高於預期需求 先不論科技進步的同時,節能減排效益亦有提升,港英政府當初制定的建築物裝備基本標準,是遠高於實際需要,有充足餘裕應付未來發展需要。但基於成本效益考慮,無人會以極限去計算設計容量。就以供電為例,假如整個屋苑所有住戶同時開動家中全部冷氣機,建築物供電量肯定不足,必然出現超出負荷跳掣停電情況。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出現,平衡實際情況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最符合成本的設計方案,付諸實行。 其實,本港兩間電力公司有長期監察每個客戶的實際用電量,讓大家查閱。我們早前就街坊意見,向中電取得荃威花園三期過去幾年實際用電量數據,發現四個總掣房內的7個1500kVA電錶掣櫃在2018年至2020年間最高峰用電量介乎 19.6% 至 67.9%(詳見附圖),有足夠空間應付未來需求,毋須業主浪費金錢提升總掣供電效能。 定期檢查 確保家居供電穩定 家居供電效能減弱,甚至出現跳掣停電問題,可能與家居內部供電網絡老化有關,需要聘請註冊電業工程人員檢查。根據現行制度,樓層獨立電錶至屋內供電網絡屬於WR1工程,未有法例要求定期檢查。如有任何電力工程,則要由註冊電業工程人員完成檢查及測試,並向機電工程署提交文件,確保電力裝置符合安全規格。 至於樓宇內部供電裝置(即總掣房至樓層獨立電錶),屬於WR2工程由屋苑負責,必須每五年委聘註冊電業承辦商檢查維修。 過去幾年,荃威花園經已重鋪屋苑內部多條供電主纜、更換供電掣櫃老舊零件,緊急跳掣停電事故幾近絕跡。不過,荃威花園樓齡逾四十載,當初樓宇設計並無後備供電系統,每遇電力維修工程,難免需要暫時停電確保人員安全。

Read more

【社區智庫】淺談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香港人口稠密,樓宇林立,素有石屎森林之稱,不少舊式樓宇設計當初未有配合社會發展需要,業主都會自行加建不同設施,常見的有裝置冷氣機支承架、晾衣架、窗簷等。這些並未載列於樓宇建築圖則內的「建築工程」根據《建築物條例》第24條必須事先得到屋宇署書面批准,否則可被檢控。 外牆加建冷氣機架、晒衣架 都是違法? 但事實上,本港舊樓幾乎無人會向屋宇署取得批准。政府最終修訂法例容許2010年9月1日前經已建成的118項指明小型工程繼續存在,之後進行小型工程項目必須在完工14日內由註冊承建商向屋宇署登記,常見例子如下: 【冷氣機支承架】自外牆伸出不多於600mm,設計承重量不高於100公斤,不會影響外牆結構荷載 【晒衣架】自外牆伸出不多於750mm,不會影響外牆結構荷載 【簷篷】自外牆伸出不多於500mm,不會影響外牆結構荷載 要留意的是,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有三個等級(I級、II級、III級),不同類型工程會有個別要求,詳情可參閱屋宇署網站。 業主收到屋宇署信件 可以點做? 即使如此,不時也有業主接到屋宇署發出信件,指稱單位外牆出現違例建築工程要求糾正,究竟可以點做? 首先,大家不要這麼擔心!屋宇署其實有個「小型適意設施檢核計劃」針對違例建築工程酌情保留,但必須是在2010年9月1日前經已存在。 接獲屋宇署信件後,如該工程是在2010年9月1日前完成,小業主可以自行聘請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必須留意上述級別牌照要求)就政府信件指明項目完成檢查,可能需要進行鞏固工程;事後該間承建商須要連同完工照片(或相關報告文件)向屋宇署提交指明表格 MW06,署方核實確認無誤會向業主發出附有工程編號的認收信。而相關工程完工記錄亦會上載屋宇署系統,市民可親臨屋宇署樓宇資訊中心或網上查閱。 假如小業主無理會屋宇署信件,當局可根據《建築物條例》第24條發出清拆令,限期清拆有關違例建築工程。大家必須留意!

Read more

【社區智庫】大廈管理員要求登記身份證 可以點做?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最新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有物業管理公司涉嫌不當收集訪客個人資料,當中包括要求外賣員必須出示香港身份證作登記,才可進入大廈範圍。 事情似乎衝擊社會普遍認知,確實部分市民誤以為大廈保安員登記身份證是理所當然,但私隱專員告訴我們這樣其實經已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中的保障資料原則相關規定。 早於2016年,私隱專員公署推出《身份證號碼及其他身份代號實務守則》清楚訂明,大廈管理人員應以其他方式確認訪客身份(如記錄訪客的工作證資料等),只有在並無其他可行替代方式的情況下,才可登記訪客的身份證號碼;當登記時亦不應收集完整身份證號碼或其他個人資料(如出生日期等)。 因應上述情況,私隱專員公署經已更新《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物業管理界別指引》內容,列明: 「記錄訪客的身份證號碼 — 收集訪客的身份證號碼前,物管經理必須考慮採取其他方法來核實訪客的身份,並應在可行的情況下,讓訪客選用其他侵犯私隱程度較低的方法來核實訪客的身份。」 下一次,如再遇上大廈管理人員要求核實身份,可以直接出示工作證件進行登記便可。經此一役,相信可以減少無謂的爭拗!

Read more

【社區智庫】荃威花園為何沒有時租車位?

曾幾何時,荃威花園屋苑停車場是有時租車位,提供訪客使用。至2017年,荃威花園停車場大業主悉數拆售全層所有125個時租車位,同年9月取消時租車位。屋苑附近未有訪客泊位,居民親友駕車到訪,唯一選擇便是違例停泊街道,不時造成交通阻塞問題。 大業主拆售車位始末 荃威花園商場連同停車場原屬發展商 #合和實業 持有,著名投資者 #鄧成波 2008年以2.2億元收購(一至三期商場+125個車位)。至2012年 #鄧成波 先行沽售荃威花園一期、二期商場,作價3.5億元;再在2013年出售三期商場連125個車位予私人投資者 #羅守輝 作價2.9億。有關交易 #鄧成波 持貨五年帳面獲利4.6億元,物業升值2.1倍。 交易完成後,新業主開始與時任法團商討拆契事宜,並以象徵式 $1 向 #荃威花園 轉讓商場內的公眾通道的業權,維修保養責任同時轉作 #荃威花園 全體業主共同承擔。不過,商場業主承擔管理費比例則維持不變。 ...

Read mor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