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新一期消費券經已發放
政府消費券第二階段經已發放,已登記市民可於今日(8月7日)領取 $2000(舊登記)、$3000(新登記),八達通用戶需要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或到指定地點(超市/便利店/交通津貼領取站...)拍咭領取,其他平台則自動過戶。消費券餘額稍後分階段可供領取(八達通用戶需要滿足特定條件),敬請留意!
Read more政府消費券第二階段經已發放,已登記市民可於今日(8月7日)領取 $2000(舊登記)、$3000(新登記),八達通用戶需要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或到指定地點(超市/便利店/交通津貼領取站...)拍咭領取,其他平台則自動過戶。消費券餘額稍後分階段可供領取(八達通用戶需要滿足特定條件),敬請留意!
Read more消費券(第二階段)推出在即,不同商戶密鑼緊鼓宣傳優惠之餘,有市民陸續接到政府短訊告知,不獲發放新一期 $5000 消費券,其理由是「曾經以 #永久性地離開香港 為由提交有效申請以提早提取強制金/職業退休計劃下的利益」。 政府發言人透露,已向全港24萬名市民發送相關短訊;如要申請覆核,可在14日內向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提出上訴。 我們短短兩日經已接獲近百名街坊求助,希望協助提出書面上訴申請。其中不但有移民回流港人,更多的是早年家庭經濟拮据,長期失業,逼於無奈申請提取強積金,以解燃眉之急(這樣做法可能已構成虛假聲明,屬於刑事罪行);當然也有個別市民誤信「地區人士」秘笈,申請提早領取強積金,往後要求僱主以現金出糧,同時避稅(我們觀察到,這類人士以建制派基層支持者居多,較難成功上訴領取消費券)。 其實,消費券(第二階段)新準則是由立法會議員 #工聯會 #陳穎欣 和 #新民黨 #李梓敬 等人,力推禁止「有意圖永久離開香港」人士領取,財政司司長「從善如流」接納他們意見。不過,這項 #成功爭取 目前街頭仍未見上述兩位議員出來「拉Banner」宣傳政績。 根據消費券計劃新準則,任何人士有「意圖永久離開香港」即被撤銷資格。當局行政上向 #強積金管理局 取得曾經申請 #永久性地離開香港 ...
Read more政府當局現正處理消費券計劃(第二階段)審批程序。不少街坊接獲政府短訊表示,其曾經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由提交有效申請以提早提取強制金/職業退休計劃下的利益,故此不會獲發第二階段消費券HK$5000。 其實,假如接獲有關短訊,其實可在14日內向消費券計劃秘書處交回「覆檢申請表格」(連同短訊列印副本)提出書面上訴,但必須提供正當、合理解釋,例如「在2019年6月18日至2022年6月12日期間一直居留在香港,未有離開」(附以強積金供款紀錄)等。 如有需要,可以帶同所需資料文件,親臨 #趙恩來社區服務處 協助提出消費券資格覆檢申請。
Read more被嘲為特首林鄭月娥用公帑買民望的810億元「保就業」計劃,因工資額和承諾受薪僱員人數非以同月計算,造成首批已有4%僱主領取超過逾每員工每月9,000元上限的補助額。政府辯稱,有關上限是計算工資補貼的基數,而非僱主用於每位僱員薪酬的補貼上限,亦沒有規定僱主只能利用工資補貼資助每名僱員最多9,000元或一半的工資。工黨執委趙恩來批評政府前後矛盾,質疑掩飾明益僱主。 特首林鄭月娥今年4月8日公佈「保就業」計劃時表示:「政府提供的工資補貼的計算方法是以工資的五成,而這工資是有上限的,就以2019年第二季的全港工資中位數18,000元為上限。」但當局後來公佈補貼額計算方法,容許僱主選擇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其中一個月份計算工資補貼,而「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則以3月份計算,首批有1,009位僱主領取的補助金額高於每員工每月9,000元的上限。 工黨斥前後矛盾 明益僱主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昨晚第三次回應補貼超額問題,聲稱計劃並無規定僱主只能以補貼資助每名僱員最多9,000元或一半工資,而9,000元金額只是計算工資補貼的基數,否認為補貼上限。若僱主將全數補貼用於員工薪酬及並未於補貼期內裁員,則毋須交還款額。發言人更指,計劃容許僱主領取更多補貼額,為已放無薪假的僱員提供至少一半薪酬,甚至增聘人手。 林鄭月娥昨表示,本周內將發放第三批工資補貼,涉及約三萬名僱主、35萬員工,資助額近78億元,三批補貼合共涉及近九萬名僱主和191億元,另批出5.6億元自僱人士資助,涉及7萬多人。她又估算,計劃資助額將非常接近甚至超過810億元,但政府會向所有合資格僱主發放補貼。 工黨執委趙恩來指政府說法前後矛盾,「佢自己宣傳都係咁講……大家都係知道政府出一半,僱主出一半」,現時突然改變說法,指每名員工9,000元,質疑掩飾計算方法令僱主得益。 工黨主席郭永健亦批評,現時補貼計算方法使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間有裁員或減薪的僱主得益,願意與僱員同舟共濟的僱主反而獲得較少資助,形如「賞惡罰善」。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亦認為計劃有多個瑕疵,包括不受疫潮影響的僱主受惠,有很多勞動人口未能涵蓋,更有僱主獲取多於員工薪酬一半的補貼額。他相信,除餐飲等個別行業或考慮增聘人手,其他僱主或利用補貼額作儲備、彌補經營損失,或發放花紅。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20年6月24日)
Read more荃威花園早前向政府申請「物業管理業界抗疫支援計劃」經已成功批出津貼,涉款36.9萬元。 荃威花園按照機制將以抬頭支票形式,陸續向98名保安員、清潔工發放 HK$2000-HK$4000 不等「抗疫辛勞津貼」(視乎工作月份而定),補助屋苑前線員工。 荃威花園稍後亦會再向政府申請「物業管理業界抗疫支援優化計劃」,協助前線保安員、清潔工領取2020年6-8月份「抗疫辛勞津貼」(每人每月HK$1000)。
Read more政府抗疫基金 800 億「保就業」計劃最後今日截止申請! 趙恩來議員積極爭取區內物業管理公司向政府申請「保就業」計劃,補助屋苑員工薪酬開支,共渡時艱。 荃威花園、朗逸峯物業管理「富城物業」有正面回覆,表明會向政府申請「保就業」計劃,津貼屋苑員工一半薪酬,每名員工每月最多 HK$9,000,為期半年。有關津貼將會全數回饋屋苑。 然而,荃威花園、朗逸峯物業管理合約屬於「實報實銷」預支薪酬合約,法律上員工的僱主是「富城物業」,有關津貼是要由「富城物業」申請,發放款項後用作支付員工薪酬,之後再把屋苑預支員工薪酬的差額,退還屋苑銀行戶口。 我們預計,荃威花園、朗逸峯可以節省逾百萬元管理費開支,補助屋苑日常開支,減輕財政負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