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垃圾徵費

增回收桶、派綠色垃圾袋 荃威花園半年垃圾少兩成

年二十八洗邋遢。政府計劃最快2020年全面實施垃圾徵費。有荃灣私人屋苑去年試行六個月模擬垃圾徵費,並增加屋苑回收桶。最新數據顯示,該屋苑試行後,垃圾量平均減少逾兩成。有參與住戶支持徵費,但指部份垃圾難以分類,擔憂日後會衍生亂扔垃圾問題,加重屋苑管理成本。環團則倡議設舉報賞金,亦促請政府推動商界作簡約包裝運動。 「垃圾是比以前少了一點,現在大概都是每日一小袋。」Eddie跟父母及太太一家四口居於荃灣荃威花園約十年。去年中開始,荃威花園參加垃圾徵費試行計劃,在港府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下,其中四棟大廈共約一千住戶獲派免費綠色膠袋,模擬徵費後使用指定垃圾袋。Eddie是試行住戶,每月透過管理處取得一疊綠色20公斤容量的垃圾袋。 看着Eddie將未滿的綠色垃圾袋,掉在後樓梯收集處。他說,家中垃圾主要是廚餘,家人多數在家煮食,甚少外賣,且食量不多,垃圾量不多。參加計劃後,他說一家人更加留意垃圾量,甚少使用即棄用品,「很多時兩日才裝滿一個垃圾袋」。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最快明年底全港推行。根據草案,市民須以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並將收費定為每公升0.11元。按Eddie一家現時每兩天扔一袋20公斤的垃圾計算,每月收費約為33元。Eddie認為仍可接受,「都想個環境好,收費都可以。」 他說,參加這計劃最開心的是看到屋苑多了回收設施,「收1、2號塑膠、發泡膠、充電池的收集桶或箱都有了,亦有單張說明哪些塑賿可以回收。」Eddie拿出積了近一星期的回收物品,「大概是一些網購物品的包裝。」 說罷,他便逐一投進屋苑平台的回收箱。當他拿起一件似是包上銀色金薄膜的包裝紙,準備投入回收箱時,忽然一臉疑惑:「這件是否不能回收?好像要把外層剝下來。」他坦言,混合物料或鍍膜的產品或包裝很難分開,很多時只能當作垃圾。他更擔心日後衍生亂扔垃圾問題,會加重屋苑管理成本。 荃威花園的試行計劃為期六個月,垃圾量及回收量數據剛完成整理。結果顯示,對比推行計劃前一個月(6月份)數據,試行後該四棟大廈垃圾總量每月減少14%至33%不等,平均減少22%,即由6月份42.7噸垃圾,減至平均每月33.2噸,總計減少了9.5噸垃圾。 至於回收量,因難跟與屋苑其餘大廈的回收物區分出來,只能收集整個屋苑回收量,雖有增長但每月變化不大,回收種類主要為廢紙,其次為金屬及塑膠。全屋苑16棟各回收物料總重量平均每月為913公斤。 荃威花園法團秘書趙恩來表示,試行計劃下垃圾量減少,主要跟屋苑增加回收渠道及收集點有關。他建議在實行徵費前,相關部宜跟屋苑及管理業界溝通,以找出減輕管理成本方法。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建議,或可仿傚台灣設舉報賞金方法,若管理公司及市民舉報可獲獎金。對於政府所定的垃圾收費為每公升0.11元,連佩怡認為金額過少,若市民每月垃圾開支只等同一頓飯的價錢,難構成減廢誘因。另外,她指出,政府應推動商界作簡約包裝運動,避免市民難以就垃圾分類及回收。 按政府就垃圾徵費提交草案,法例實施後,市民若沒以指定垃圾袋拋棄垃圾,將被罰款一千五百元。每個指定垃圾袋均附有防偽標籤,並分為九種容量,由3公升至100公升不等,價錢為3毫至11元。市民屆時可於超級市場、便利店、油站和郵政局等約四千個銷售點購買,政府另會向綜援人士或家庭提供每人每月十元的援助,計劃實施三年後會再檢討。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於2018年11月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後,繼續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望能盡快通過條例草案。 發言人指,政府會進一步加强公眾教育和宣傳,鼓勵各界減廢回收和提高公眾對收費安排的認知,以便落實這項重要的減廢措施。 至於垃圾徵費試行計劃,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自2015年資助非牟利機構及團體在實際環境試行垃圾收費等計劃,助不同持份者有親身經驗,屬自願參與性質,不涉及真正垃圾收費。 期間,環境保護署及主辦機構會加強向參與處所的居民及相關持份者宣傳源頭分類、乾淨回收的知識及訊息,包括分辨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廢物類別、適當的處理方法等。 署方又透露,至今逾80相關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總額約7,500萬元,當中近40項經已完成。在已完成的項目當中,參與場所的廢物棄置量減少約10%,而回收物則增加約20%,期望在垃圾收費實施後,達致更顯著成效。 (原文刊載於《香港01》2019年2月2日)

Read more

【新聞透視】垃圾徵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y0Gk3bbqA&feature=youtu.be 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秘書趙恩來接受 TVB 《新聞透視》訪問,評論當局準備2020年落實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計劃,擔心私人屋苑難以執行相關法例,最終需由管理費承擔垃圾徵費,失去政策原意,無助推動源頭減廢! 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草案。在徵費和罰款兩方面配合下,是否足以改變市民多年的習慣?實際上是否可行?最終責任及額外人手開支,會轉嫁至何人身上?徵費目的是減廢,惟港人棄置量持續創新高,回收率不升反跌。到底在社區做回收有何困難,回收物是否有出路?政府在期望市民守法減廢時,又有沒有提供足夠的條件幫助市民?此等因素會否影響草案在立法會獲得通過? 節錄自無錢電視《新聞透視:垃圾徵費》2018年12月8日

Read more

垃圾徵費

亡羊補牢救救地球、環保是任何人的使命,政府有意於2020年實施垃圾徵費,任何人要棄置家居垃圾均需先購買指定垃圾袋將其承載,否則違法。 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秘書趙恩來認為,私人屋苑難以執行相關法例,最終需由管理費承擔垃圾徵費,引致不公平的情況;而令部分業戶放棄使用環境保護署的指定垃圾袋,失去政策原意,無助推動源頭減廢! (節錄自香港電台《視點》2018年11月6日)

Read mor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