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商業電台

【商業電台】六四維園燭光不再 王丹擬美國重建紀念館

明日是六四事件33周年,亦是《港區國安法》下第二年六四,隨著支聯會在去年被指顛覆國家政權,解散後,今年並無組織申請舉辦集會。 往年曾舉辦六四追思彌撒的教會,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及基督教宣道會等,今年都無舉辦公開悼念活動,本台向部分教會查詢,都表示不接受訪問或無回應。 維園燭光不再 趙恩來:黑暗的盡頭是光明 前支聯會常委趙恩來接受本台訪問表示,對維園燭光不再,感到忿忿不平及失望,但認為是意料之內,但相信市民會用自己的方式悼念。「大家在不同社會崗位上會繼續追求平反六四, 實現中國及香港民主,只要有心,無論最後有無大型燭光集會,未必是最重要,市民口耳相傳,不會算違法吧!」 包括趙恩來在內的24名民主派人士,因為在前年六四,被控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入獄4至14個月不等,部分前支聯會常委亦因涉其他案件,正還押候審。「支聯會只是悼念六四的其中一個載體,活動主體仍然是香港市民,無民間社會的支持,悼念六四是不能成為延續多年的社會運動,香港最缺少的是一個希望,希望市民保持樂觀的心,秉持希望,相信黑暗的盡頭是光明。」 王丹:對香港再有悼念活動不抱希望 正在美國籌建六四紀念館 正身處美國的八九學運領袖王丹表示,他對香港未來再有悼念六四活動不抱任何希望,但相信市民會在心中悼念。「六四紀念雖然從形式上被禁止,但相信大多數的香港人在6月4日這天,會想起當年發生的事情,這種悼念只要在人民心中,政府就不能把歷史事件抹掉。」 王丹表示,隨著有更多港人移民及社運人士去到海外,在海外的悼念活動就更為重要,他與多名民運人士,將在今日, 在美國華盛頓舉辦六四展覽,並正眾籌在紐約買地,建立永久六四紀念館,按照香港六四紀念館形式重建,形容是傳承香港的六四精神,期望能在明年六四正式開幕。 (原文刊載《商業電台》2022年6月3日)

Read more

【商台新聞】疫下監獄停探訪 在囚者和家屬聯繫減

疫情嚴峻下,多個懲教院所一度有多名人員和在囚人士染疫,院所運作備受挑戰,親友探訪的安排亦要暫停,至今已經超過個半月,明天起將可以恢復有限度探訪。在暫停探訪期間,有在囚人士擔憂家人疫情下身體狀況,無法及時知道外面消息,覺得徬徨;亦有家屬說,難以掌握在囚人士有否染疫。 在囚者獄中見葵涌邨爆疫 憂家人染疫感不安 疫情下監獄由農曆年初五起暫停親友探訪,至今已經47天,工黨成員趙恩來因為前年六四參與維園非法集結,被判囚8個月,上月23日出獄,離開白沙灣懲教所。 趙恩來說,暫停親友探訪期間,疫情開始嚴峻,有在囚人士擔心家人,感到不安:「剛巧同倉有囚友住葵涌邨,他的家就在爆疫的那一座,就會有擔心。他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只是見到新聞報道有幾十、百多人確診,就擔心家人會否染疫入院呢?但他又未能聯絡家人,寄信的話可能要1個月才能收到回信。」這名在囚人士託趙恩來出獄後聯絡他的家人,最終確認他的家人無恙。 趙恩來在年初六、七,嘗試由監獄寄信給自己,到大約20天後收到,他表示疫情下郵遞受影響,加上懲教署要消毒信件,保安組審查內容,因此信件收發需時愈來愈長。除了寄信,趙恩來說,在囚人士可以透過福利官聯絡家人,但是福利官人手有限,未必可以照顧到每名在囚人士的需要。 在囚者染疫或密切接觸者不能探訪 趙恩來倡電話探訪 明日恢復有限度探訪的新安排下,在囚人士如果染疫或是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就不能獲安排探訪。趙恩來建議,署方可以容許本地在囚者經申請後,半個月可以打一次電話:「在懲教署內有規定,外籍在囚者在香港沒有親人、沒有人探訪,是可以打長途電話聯絡家人代替,但在疫情下變了外籍人士可以打長途電話,而本地在囚者,就沒有探訪亦未能打電話,是有點怪的。」 趙恩來在集體囚倉服刑,他說,在囚者已經失去自由,以往有探訪的日子,大家每星期都會期待,當不知道何時恢復探訪,會感到失落,少了人生目標。他回顧在囚時有親友探訪:「會講閒話家常,期待外界關心,傾偈內容好多時都沒有意義,但起碼見到熟悉的人,心理健康會好一些。」 還柙者家屬:寄信資訊滯後 未能及時掌握家人狀況 阿鳳的丈夫去年被捕,至今被還柙逾一年待審,期間她每日都會去探望丈夫。明起恢復有限度探訪,她認為是「好過冇」。暫停探訪期間,她只能靠信件了解丈夫10多天前的情況。其中一封是在今個月初寄出,兩星期後收到,丈夫提到同巷有在囚者染疫,他要繼續24小時留在倉內,不能「放風」。 阿鳳說,曾經向福利官打探家人獄中情況:「知道福利官都忙。打好耐好耐,打爛個電話都聯絡不到(福利官)。福利官的運作是要家人在獄中寫紙,再讀出來,像人肉錄音機般,例如是『某某,你的家人未能接受探訪』,但再細問檢測是陰性,還是陽性?為何未能探訪,他就未必可以答到你。」 家屬現時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查閱家人還押地點,以及是否可被探訪。她建議,加入資訊讓他們掌握家人有否染疫。 懲教署:多名人員染疫影響運作 冀各界諒解 本台向懲教署查詢,信件收發、家屬探訪和聯繫安排等,署方話,可以參考之前的新聞稿,沒有補充。懲教署之前就表示,截至上星期五,有850名確診在囚人士正接受隔離和治療,累計約1630人康復;又表示多名人員染疫之下,院所運作一度受到嚴重影響,署方要調配所有探訪室資源,支援羈押工作,希望各界諒解。 側寫|鎖倉下的監獄 懲教署為了防控疫情,在上月18至27日期間,實施10天「鎖倉運作模式」,署方表示成功偵測到多條傳播鏈。趙恩來說,「鎖倉」期間,在囚人士24小時都要留在倉內,不能離開,期間有人派飯、添置飲用水及收垃圾,每日做一次快速抗原測試。如果染疫或是密切接觸者,就會移送到隔離中心。在倉內,衞生由在囚者自己負責,有足夠口罩供應。 至於俗稱「放風」的每日1小時戶外活動,趙恩來說,1月起不能做有身體接觸的運動,例如是打籃球或踢足球,只能踢毽、打乒乓球及跑步等。「放風」到「鎖倉」前數日暫停。他與其他在囚人士就改在倉內做體能。 家屬阿鳳表示,兩天前再收到丈夫在今月中寄出的信件,說已恢復「放風」。她說,丈夫曾經提過在獄中最重要的生活,就是每日「放風」做運動和家人探訪,「丈夫說:『行出來去到探訪室見到我們,就是最開心。』」 (原文刊載《商業電台 881903》2022年3月23日) ...

Read more

【商業電台】有接受檢疫居民形容提早離開檢疫中心的安排混亂

早前出現變種病毒個案的映灣園第11座,居民獲准在上周六提早離開檢疫中心,但有住戶表示,到昨日下午才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批評安排十分混亂。他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他和家人上周六已收到陰性檢測結果,但只有長期病患的父親收到終止檢疫文件,可先行回家,但就無人照顧,在等候離開的兩日期間,民安隊曾表示人手不足,要安排他們分批離開,之後又表示要等衛生署文件;到他返抵住所後,民安隊仍發出短訊,指要等候衛生署指示,認為各方溝通不足。 而原本可在星期日離開檢疫中心的荃灣荃威花園R座住戶,在昨日黃昏才獲安排回家,批評安排非常混亂。這名住戶指與母親周日早上收到陰性檢測結果,其他住戶陸續離開後他仍未獲安排,他當晚致電檢疫中心熱線,工作人員指未收到衛生署文件,最終昨日早上向區議員求助。 區議員:當局至今未交代為何部分居民特別遲走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在本台節目表示,早前被送往檢疫的荃灣荃威花園R座居民,已經全部回家,他形容政府安排混亂,令約20戶要在前晚深夜才抵達家門,有兩戶要到昨晚才能回家。他估計是由於民政署為居民登記時,資料不完備,又質疑當局解釋要為部分居民重覆檢測的說法,指有滯留居民反映,最後一次採樣時間與其他居民一樣,收到短訊通知檢測結果的時間亦相若。趙恩來表示,有嘗試聯絡不同政府部門解釋為何部分居民要較遲離開檢疫中心,但至今無收到任何回覆。 東區區議會康怡區議員魏志豪在本台節目表示,因出現變種病毒個案而一度要全棟檢疫的康怡花園N2座,最後4名大廈保安已在凌晨離開檢疫中心,相信所有居民已經回家。他表示,早前收到滯留居民求助,曾向衛生署及民政事務處查詢,但當局未有安排專責部門跟進,而衛生署人員亦未能提供所需資料。魏志豪以災難形容今次檢疫安排,認為由入營至離營,可以出錯的地方都出了錯。 他又指,居民要在確診患者離開大廈後第7日做強制檢測,居民一直都不知道如何計算日子,直至管理處昨日傍晚收到通知,才知道要在今日做強制檢測。 (原文刊載《商業電台》2021年5月11日)  

Read mor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