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勞工權益

【社區短評】專線小巴真係請唔到司機?

本港專線小巴司機嚴重短缺,司機平均年齡已屆七十高齡,業界估算欠缺三成人手,抱怨年輕司機不願入行,小巴商會要求政府容許輸入外勞解決問題,否則將會影響班次,甚至無法經營。但事實又是怎麼一回事? 的確,專線小巴司機短缺是個不爭事實,我們作為地區工作者,跟進小巴服務質素、司機駕駛態度、班次失準,營運商總是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嘴臉,推諉小巴司機「唔鬧得」、「萬一請假唔開車(甚至唔撈)受害的只會是乘客」。 但其實問題徵結在於,專線小巴司機待遇過於苛刻,求職者聞之卻步。早陣子巧遇專線小巴上的招聘廣告,見到日薪早更 $490(日做7.5小時)、夜更 $650(日做10小時),薪酬待遇僅及屋苑基層保安崗位,但卻要背負每日數以百計乘客生命安全,其風險與待遇完全不成正比。再者,考取職業司機駕駛執照亦非易事。這樣難怪年輕人不願應徵專線小巴司機。 專線小巴營運商如果不再改善司機薪酬待遇,相信很快就連年紀老邁司機也會另謀高就,寧願去做其他壓力較少的工作。至於專線小巴營運商賺唔賺到錢?我只知道某位人稱「小巴大王」每次投資房地產都是億億聲入市的!

Read more

【社區點滴】贊助商出手,勝過法庭千萬倍,頑石也低頭!

過去多年,我們協助打工仔女追討血汗錢,總會面對資方冷嘲熱諷,說話口吻極盡涼薄,就算最終能夠討回應得工資,心中難免耿耿於懷。 財團撤贊助 球會即道歉 我們早前協助香港男子藍球代表隊前成員司徒偉傑,追討甲一球會 #崇德飛鷹 拖欠薪酬,期間再次遇上同樣情節。不過,當有球會贊助商恥與為伍,明言因欠薪事件而終止贊助,球會態度卻出現180度轉變,發出公開聲明「鄭重致歉」,並願意向司徒偉傑支付並不包括在法庭判決書內的 HK$60000 「出場費」,其他所有球員亦已全數出糧,實在相當諷刺! 球會 #崇德飛鷹 「道歉」新聞稿中輕描淡寫「雙方於履行合約時間上未能達成共識,再加上雙方溝通不足而產生誤會」,但在不足一個星期前發表操詞強硬聲明表示,「飛鷹籃球隊不同意勞資審裁處的判決,但基於不想再花精神及時間進行上訴,因而決定接納並已執行勞資審裁處之判決」,相映成趣! 追討欠薪 即收律師信 不過早在一年之前,司徒偉傑與 #崇德飛鷹 兩年合約期(2019-21年)結束,但卻只收過首年薪酬,曾經要求球會支付第二年的薪酬,不得要領。司徒偉傑打算轉投其他球會,香港籃球總會卻稱其球員註冊仍屬 #崇德飛鷹 ,不能代表其他球會出場任何本地賽事,變相「坐波監」。事後 #崇德飛鷹 更向司徒偉傑發出律師信,指控他轉投其他球會,追討之前已付的首年薪酬(2019-20年),作為「違約賠償」。如此霸道,經已超越人類文明底線,總不能說是所謂的「溝通上的誤會」。 典型「假自傭」個案 其實 ...

Read more

【獨媒報導】遭球隊走數拒出糧 前港籃代表告上勞審勝訴:攞返個公道

香港男子籃球代表隊前成員司徒偉傑,遭甲一球隊飛鷹拖欠薪金,球隊以去年賽季延期為由拒絕出糧,更不承認與他有僱傭關係。司徒偉傑決定告上勞資審裁處,最終獲判勝訴,飛鷹須支付3萬元欠薪。不過換來的是,飛鷹拒絕「取消」司徒偉傑的註冊,他今季未能轉會及「被休息」。司徒偉傑接受《獨媒》訪問時對事件感到無奈,「我一路都預咗攞唔返筆錢,『打官司』主要係攞返個公道,宜家係攞到㗎。」 35歲的司徒偉傑,身高1.95米,15歲便開始打籃球,入選港青、20歲正式打甲一組籃球聯賽,第一支效力的球隊是福建,因為NBA球星奧尼爾,場上位置同樣是中鋒所以穿34號球衣。 父母認為做運動員搵唔到食,司徒努力用行動說明,二十出頭已一邊打甲一,一邊教波賺錢,「打波嘅錢其實唔係好多,啱啱新入去福建嗰年都淨係得車馬費。嗯,後尾除返開,搭車、食飯嗰啲囉。」 三年前簽約飛鷹 前年球季取消、去年球季延期 籃球生涯先後效力福建、晉龍、永倫,司徒偉傑曾以23歲之齡,首次入選香港男子籃球代表隊,「可以代表自己住嘅地方去打比賽好開心,見識到出面世界嘅人打籃球係點樣」,最難忘要數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 司徒在2019年10月加盟飛鷹,但這成為了他的惡夢。甲一組籃球聯賽近年安排在每年3月或4月開始,最遲在同年8月完季。籃總宣布2020年球季因疫情取消,2021年球季則延期至同年12月初舉行,在今年1月再爆第五波疫情,至7月中才重開,「打極都未打完」,到今個月才上演季後賽。 飛鷹在2019年10月向司徒開出兩個年度的合約,每年度9萬元分三期出糧。球隊在2019年12月向他出了首期薪金,翌年爆發新冠疫情,籃總在3月宣布將銀牌及聯賽賽事延期舉行。飛鷹當時表示,領隊因為疫情未能回到內地,無法將錢帶返香港,一度出現拖糧。後來就是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疫情下司徒轉行做運輸、凍肉拆櫃,又去送口罩。 直至2020年8月初,球隊終於再次出糧,給司徒再入了1萬元,前後共4萬元。不過,籃總就宣布,因應康文署場地關閉,取消2020年度的銀牌及聯賽,下年度的球季,暫定不早於2021年8月舉行。 拖糧當無事發生 去年8月尾提續約 當球場重開,已是去年8月尾的事。司徒與飛鷹的合約,在2021年8月30日完結,球隊在8月初將「尾期」的5萬元發給他。這時候,飛鷹助教跟司徒說:「你完約喎。會跟返你上年個價,銀牌前三日出俾你,聯賽前三日出俾你,聯賽後三日出俾你。」 「完約?你淨係出咗一季糧咋!」這是司徒當時的第一個念頭,他想了想回覆:「你找咗數先好同我講其他嘢啦。」助教傳來三張入數紙,反問:「仲差你咩?未出晒俾你咩?」 「我簽兩個年度俾你,19年10月到20年8月計第一個,20年10月到21年8月計第二個喎,我淨係收到第一個年度。」司徒一再強調這個說法,不過飛鷹「唔係咁諗」,球隊顯然欲當無事發生,「順應」籃總球季延期的說法。 司徒對球隊表示,曾參考勞工處的資料,拖欠薪金屬刑事罪行,「你無比賽,但我有練波㗎嘛,無理由你唔出俾我㗎嘛。我嗰陣覺得咁大間球會,甲一組唔係好多隊波嘅啫。」 發律師信要求追回首季薪金 「打個波啫,我都無做錯嘢」 「第一個球季,我有練波,有打嗰啲工商盃、元旦盃,未有疫情之前我打齊晒比賽,有疫情你無銀牌無聯賽,有練波你糧照出。但第二個球季,都係因為疫情影響,無比賽有練波,但無糧出,我覺得唔合理。」 飛鷹曾問司徒會否和解,他回覆稱,沒有比賽不是自己控制範圍之內,只要求取回「練波」應得的薪金,即4.5萬元。在9月初的時候,有前隊友喚司徒加盟南青,他在完約後立即跟操。司徒在事前曾寫信向籃總「備案」,指和飛鷹已經完約,不會再代表該支球隊上陣,籃總則回覆稱,不會參看球隊與球員的任何合約。 緊接而來的是,噩耗來了。飛鷹向司徒發律師信,指控他轉投另一支球隊,更要追回2019年球季的全數薪金。在收到信後,司徒感到既無奈又搞笑,「打個波啫,我都無做錯嘢。」 ...

Read more

【個案跟進】法庭裁定飛鷹籃球會假自僱

香港運動員勇奪佳績,我們例必見到政府高官、權貴顯達即第一時間跳出來合照沾光,冠冕堂皇讚美之詞接踵而至,但運動員背後辛酸、生活面對困境又有誰知曉? 當有傑出運動員代表香港打到籃球世界盃,原來月薪只得七千五,平時要靠做外賣員幫補生計;最終更是「有汗出無糧出」!究竟香港運動員夢想是否一文不值? 我們最近協助其中一名藍球港隊代表,與其球會對薄公堂,爭取勞工權益,追討拖欠薪金。事主効力飛鷹籃球會出戰香港籃球聯賽(甲一組)並於2019年簽署合約,訂明必須參與所有聯賽及其他指明賽事,平時亦要出席練習訓練等(出席率不得少於80%),年薪九萬港元。 聯賽暫停 拒絕支付球員薪酬 不過飛鷹籃球會推諉疫情關係,聯賽未有展開,僅向球員發放 2019/20年度「出場費」,其餘費用拖欠至今。當合約期屆滿,事主打算轉會繼續參與本地籃球賽事,發現其球員註冊仍是飛鷹籃球會不可代表其他球會出賽;香港籃球總會回應表示,只會按照球會主動提交文件處理球員會籍事宜,就算球員與球會合約關係完結,球會不向香港籃球總會主動撤銷球員註冊,相關球員不可代表其他球會參與香港籃球總會舉辦賽事。換言之,事主只能繼續代表飛鷹籃球會出賽,否則不能參與本地賽事。 事主要向其球會提告,需要無比勇氣!與球會對著幹,亦意味著毀掉自己職業生涯,永遠不能再在香港球壇立足,斷送球員夢想。然而,事主最終也在兩難中選擇公義,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應有權益。 審訊期間飛鷹籃球會堅稱與球員並無任何僱傭關係,彼此純屬商業合作關係,由於聯賽未有舉行,球會沒有責任支付「出場費」。 法庭:假自僱 球會須負僱主責任 經過審訊,勞資審裁處今日(8月13日)裁定案件屬於「假自僱」,被告飛鷹籃球會需要承擔僱主責任,支付球員薪酬。其主要理由如下: 事主必須按照球會單方面安排時間出席賽事、練習訓練,場地、籃球、球衣等由球會提供,可見球會對球員有絕對控制權; 教練由球會提供,球員不得自行安排教練參與訓練; 事主曾經代表飛鷹藍球會而非以個人身份接受傳媒訪問; 球會有為旗下球員投購意外責任保險,而非由球員自行承擔; 當賽事勝出贏取奬金,是由球會全數領取,球員未能取得分毫,可見球員毋須承擔商業風險; 控辯雙方提供社交媒體截圖顯示,雙方是習慣以「出糧」來形容報酬,而非「出場費」。 審訊結果雖說令人欣慰,但更值得反思的是,香港運動員的付出,是否得到合理回報?如此畸形的制度,根本上是窒礙香港體育發展,取得佳績只因運動員更加努力!

Read more

【東周刊】抗疫漠視勞權 打工仔缺保障

變種病毒殺到,政府為防大爆發,一聲令下就將相關確診者住所大廈居民送往檢疫中心,一個月內最少七幢大廈,累計最少有2400人接受「隔離」,不少人因突然未能上班,正面對不同的勞工問題。 本刊取得被送檢的荃威花園R座居民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三成二受訪者被迫扣年假、放無薪假、停工冇收入,甚至被解僱。箇中關鍵在於現行法例並沒有規定,「隔離」而無染疫人士可以放有薪假期。 此外,即使僱員證實確診,勞資雙方就是否因工染疫亦有爭拗,部份個案正計劃提出訴訟。本港多個政黨先後向勞福局提議政府透過行政指令、補助津貼等,填補抗疫期間引伸的勞工權益漏洞,卻一直未獲政府積極跟進,有工會斥政府漠視勞工權益,令打工仔缺乏保障。 「我做珠寶門市銷售,早前因為要入檢疫中心接受隔離而無法返工,上司俾我揀,一係扣年假,一係放無薪假,但就冇得揀有薪病假。我揀扣年假,令那幾天都叫有人工,但只得底薪。」荃威花園R座住戶阿威(化名)無奈說。 阿威指如果隔離期間可以當有薪病假,按照現時法例,四日或以上就會有疾病津貼,金額相等於過去12個月平均收入的五分之四,變相可以包含佣金部份計算。40多歲阿威與妻子居住於荃威花園約20年,是家中經濟支柱,「收入都是靠佣金,這次檢疫如果按照原定要隔離21天,放清年假後就要放無薪假,就連底薪都冇埋,真係好慘。」 荃灣荃威花園R座早前出現變種病毒個案,政府5月4日要求同座約220戶居民需要接受強制檢測,原定撤離檢疫21日,至5月9日當局容許相關居民若檢測結果無染疫可陸續回家,並按指定日子分段接受四次強制檢測。 「居民若不幸染疫,就明顯可以放有薪病假,但在檢疫中心接受隔離而無確診的話,就要由雇主自行決定如何處理,且不同公司取態各有不同。」當區區議員趙恩來以問卷調查形式,成功訪問100戶、約250名荃威花園R座居民,了解他們被送檢疫中心期間的工作待遇,當中逾七成是家庭經濟支柱的打工仔或自僱人士,其餘則為經營生意或已退休。 散工入營即被炒 結果顯示,這批打工或自僱人士之中,只有兩成八獲有薪病假或全額支薪;四成獲全薪,但隔離期間仍要隔空工作;如下三成則被迫扣年假、放無薪假、停工冇收入,甚至有一位長期當散工的居民,遭即時解雇。 趙恩來說:「任職政府、公營機構或專業人士,多數可獲全額支薪或病假,一般文職亦能在檢疫中心隔空工作,基層勞工如保安、清潔等,就通常扣年假或放無薪價。不少是替工、長期散工,最容易俾人取代,亦是最無保障的一群。」 據了解,政府宣布荃威花園R座將要送檢時,有人趕在檢疫人員來到前帶同行李離開。趙恩來說:「面對長期檢疫隔離,不少打工仔損失慘重,甚至可能違例逃走,這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若政府宣布將僱員在檢疫中心隔離劃作有薪病假,又或補貼相關僱員在檢疫期間每日約$500 ,那相信僱員能更安心去接受檢疫。」 上週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回覆立法會質詢時,提及到衛生署會向在檢疫中心接受醫學檢查、檢疫人士提供入住證明文件,亦會因應他們要求提供病假證明書。惟有地區人士說:「荃威花園居民離開檢疫中心時收到的入住證明文件不是病假紙,部份居民申請病假證明書,但一直未收到,再者若沒確診,病假證明書理論上不會列出任何疾病或損傷,按法例無法令僱主必須將僱員檢疫時期當作有薪病假。」 衛生署向本刊證實,相關病假證明書雖由醫生簽發,但只證明該受檢疫人士曾被安排在有關日子內接受醫學監察。現行機制下,僱員所持的醫生證明書須有列明導致該僱員不適宜工作的疾病或損傷性質,才符合資格去領取有薪病假的疾病津貼。 無政策補助檢疫者 去年底起,政府向本地確診、面對經濟困難的合資格港人提供$5000一筆過恩恤現金津貼。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曾查問勞福局,會否擴大該行津貼的範圍至包括所有獲發檢疫令或醫學監察通知書人士,補償他們蒙受的有關經濟損失。但當局回覆只經平衡各方考慮,現階段沒有打算將津貼擴展至其他人士。 周浩鼎坦言感到失望,「本身經濟陷入困難的基層勞工,一旦要檢疫期經濟壓力只會更大。政府現時為防止變種病毒擴散,檢疫規模變得龐大,由以往可能只安排同一座向、有機會經喉管感染的住戶送檢變成全幢大廈居民,檢測時間有時長達21日,理應向受影響的困難戶提供協助,最少每戶$4000都好,相信不會過億元,若怕涉及開支過大,可由變種病毒擴展開始計,都是有限數。」 變種病毒上月在社區爆發、出現檢疫印裔男涉跟多名外傭友人聚會變相播疫等事件以來,政府一聲令下,先後有尖沙咀美園大廈、佐敦伯嘉士大廈、荃威花園R座、東涌映灣園第11座、鰂魚涌康怡花園N二座、半山Kennedy Terrace及薄扶林豪峰等居民要到檢疫中心。衛生署上週五向本刊提供的數字顯示,因應在大廈內錄得大有變異病毒株的本地個案,涉及約2400名住戶被安排送往檢疫中心;去年至今,共有48,800百多人曾經或正入住檢疫中心。換言之,若全數2400名住戶獲$4000 ,大約涉及900多萬元補助。 ...

Read more

拒簽無薪假同意書遭解僱 中港車司機抗議後獲冠忠賠償

冠忠巴士集團旗下公司Trade Travel (Hong Kong) Limited本月初要求約100名中港跨境轎車司機簽署「無薪假期」同意書,實行停薪留職安排。當中約10%司機不滿及拒簽,上周接到資方通知被即時解僱。該批司機今(24日)到公司總部抗議,勞資雙方談判近2小時後,受影響司機獲發遣散費及加班費等費用,以解燃眉之急。 一行10多名拒放無薪假期而遭終止僱傭合約的中港跨境轎車司機今日到場抗議,要求公司撤回解僱決定。有司機直言面對裁員,頓感徬徨無助,眼見市道轉差,預計需要失業頗長時間,難以維持生計。有份跟進事件的荃灣區議員趙恩來指,得悉曾有一家四口的司機因工作過勞而一度生病吐血,當事人上月起在家休養至本月初復工,如今最終面臨失業,趙有感涉事司機猶如被視為「棄子」。 冠忠巴士集團回應指,運輸署日前宣布暫停跨境巴士及房車服務,公司決定所有往返內地的跨境客運業務於本月8日起暫停營運,受影響員工由當日起放無薪假,直至跨境業務運作條件適宜為止。公司有逾100名中港跨境房車車長,其中約90%的車長同意放無薪假;其餘不同意的車長,公司已與他們終止僱傭合約,並會根據僱傭條例及其合約條款給予合理賠償。 (原文刊載於《東方日報》2020年2月24日)

Read more

無良僱主剝削 工傷求助無門

「黑工」通常對香港勞工法例一知半解,往往因工受傷求助無門,甚至遭人剝削血汗錢,有關注勞工政黨成員表示,非法勞工向政府申請工傷賠償存在難度,建議當局修例加強打擊違法兼無良的僱主。 法例訂明,任何因工受傷的僱員或因工亡殁僱員的合資格家庭成員,經法律程序確定獲取賠償金額,但無法從僱主取得該筆賠償,可通過「僱員補償援助計畫」向「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申請援助,隨後由政府向僱主追討該筆款項。 政黨倡修例加強打擊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表示,「黑工」在香港打工,雖然沒有勞工保險,但仍然受到「僱員補償援助計畫」 的保障,不過根據過往案例,他們受傷後返回內地或其他國家,均不會浪費時間和金錢來港,與僱主「打官司」及申請援助,除非「黑工」因工身亡,家屬才會來港訴訟及申請援助,但個案較少。 趙又說,「黑工」多數來自窮鄉僻壤,知識水平較低,往往不知道來港工作是犯法,當中不少人經由中介安排「大耳窿」貸款繳付數萬元中介費,前往本港地盤等地點工作,通常工作六個月才能還清債務,但其後往往遭人舉報,尚未「賺大錢」便遭遣返。他強調,僱主即使被揭發聘請「黑工」,甚少被判入獄,即使坐牢也刑期不長,建議政府加重罰則,並增加巡查地盤等工作場所的次數,以儆效尤。 (原文刊載於《星島日報》2019年10月27日)

Read more

石圍角勞工權益講座

工黨趙恩來獲邀出席賴文輝社區服務處主辦勞工權益講座,向石圍角邨居民講解基金勞工法例知識,以防無良僱主欺壓。 出席居民踴躍發問交流,大家較為關心卻是萬一不幸遇上工傷,如何保障自己應有權益!!

Read more
Page 1 of 2 1 2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