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傳媒報導

【集誌社】疫情限探 還押者失1305分鐘探訪時間

去年初第五波疫情爆發,懲教署曾暫停或限制探訪,院所一度「鎖倉」運作。懲教署回覆《集誌社》查詢表示,去年在囚者親友探訪次數為 25.8萬次,按年減少16.7%,即逾五萬次。 被還押人士原本每天只有 15 分鐘可與親友見面,《集誌社》記者根據「限探令」實施時期等資料計算,去年他們每人失去了 1,305 分鐘的探訪時間。有在囚者妻子憶述,「限探」期間,丈夫情緒受困。 關注囚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蔡耀昌,去年因被指六四參與和煽動集結服刑,他認為,不應因防疫而全面禁探,並促懲教署逐步放寬讓在囚者打電話。 懲教署表示,署方在市區有服務中心,提供視像探訪服務,在囚人士亦可寫信,數量不限。 第五波疫情期間,懲教署以防疫為由,先在去年 2月 5日至13日 ,暫停親友探訪。其後再以社區感染惡化,須集中人力資源維持院所基本運作等原因,四次延長暫停探訪安排至3月23日。全要停止探訪,合共暫停了 47 天。 至3 月 24 日,懲教署恢復「有限度」探訪,減少可探訪的次數;至 5月 ...

Read more

【now新聞台】荃威花園如何對抗通脹?

https://youtu.be/XRc6sd3VJyc 趙恩來表示,電費增幅相當驚人,就以荃威花園為例,每個月的電費開支等同於管理處所有職員(共二十人)薪金總和,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荃威花園共有16座,連同商場、停車場公共照明設施、冷氣、升降機等,每個月要支付接近60萬元電費。為了節省開支,減低管理費加價壓力,現在將整個屋苑的光管和照明系統都更換用LED燈。荃威花園聘請顧問公司計算更換節能燈具後,可以每年節省電費約100萬元。 (節錄自《now新聞台:經緯線》2023年1月15日播出)

Read more

【明報】街市漏水浸壞年貨 建築署:新春後維修

大角嘴街市近期出現嚴重漏水問題,攤檔同走廊嘅天花不時有「水柱」流下,協助商戶嘅前區議員趙恩來同Emily講,街市自一個月前開始漏水,建築署曾派人視察,但情况無改善,商戶損失大批貨品包括海味等年貨。商戶要求食環署盡快維修,短期內可以安排佢哋到其他空置攤檔,並賠償損失。建築署就話係防水層問題,要過埋年先做防水工程。 趙恩來質疑裝修低質 建築署料防水層破損 趙恩來話,漏水位置喺街市一樓乾貨區,波及至少10個商戶,日前更加因為漏水「連燈都燒埋」。佢話𠵱家正值歲晚市民辦年貨,商戶損失慘重,批評食環署同建築署一直未向商戶交代漏水成因,亦無公布維修日期。佢話大角嘴街市做完裝修工程無耐,質疑施工質素差導致漏水。 食環署回覆,去年12月底接獲一宗相關投訴,已轉介畀相關部門跟進,會同受影響檔戶保持溝通。建築署就話,估計因街市二樓去水口附近防水層破損導致漏水,已安排安裝臨時水盆,同埋喺滲漏位置塗上防水物料,計劃農曆新年後做防水工程。 (原文刊載《明報》2023年1月13日)

Read more

【獨媒報導】遭球隊走數拒出糧 前港籃代表告上勞審勝訴:攞返個公道

香港男子籃球代表隊前成員司徒偉傑,遭甲一球隊飛鷹拖欠薪金,球隊以去年賽季延期為由拒絕出糧,更不承認與他有僱傭關係。司徒偉傑決定告上勞資審裁處,最終獲判勝訴,飛鷹須支付3萬元欠薪。不過換來的是,飛鷹拒絕「取消」司徒偉傑的註冊,他今季未能轉會及「被休息」。司徒偉傑接受《獨媒》訪問時對事件感到無奈,「我一路都預咗攞唔返筆錢,『打官司』主要係攞返個公道,宜家係攞到㗎。」 35歲的司徒偉傑,身高1.95米,15歲便開始打籃球,入選港青、20歲正式打甲一組籃球聯賽,第一支效力的球隊是福建,因為NBA球星奧尼爾,場上位置同樣是中鋒所以穿34號球衣。 父母認為做運動員搵唔到食,司徒努力用行動說明,二十出頭已一邊打甲一,一邊教波賺錢,「打波嘅錢其實唔係好多,啱啱新入去福建嗰年都淨係得車馬費。嗯,後尾除返開,搭車、食飯嗰啲囉。」 三年前簽約飛鷹 前年球季取消、去年球季延期 籃球生涯先後效力福建、晉龍、永倫,司徒偉傑曾以23歲之齡,首次入選香港男子籃球代表隊,「可以代表自己住嘅地方去打比賽好開心,見識到出面世界嘅人打籃球係點樣」,最難忘要數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 司徒在2019年10月加盟飛鷹,但這成為了他的惡夢。甲一組籃球聯賽近年安排在每年3月或4月開始,最遲在同年8月完季。籃總宣布2020年球季因疫情取消,2021年球季則延期至同年12月初舉行,在今年1月再爆第五波疫情,至7月中才重開,「打極都未打完」,到今個月才上演季後賽。 飛鷹在2019年10月向司徒開出兩個年度的合約,每年度9萬元分三期出糧。球隊在2019年12月向他出了首期薪金,翌年爆發新冠疫情,籃總在3月宣布將銀牌及聯賽賽事延期舉行。飛鷹當時表示,領隊因為疫情未能回到內地,無法將錢帶返香港,一度出現拖糧。後來就是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疫情下司徒轉行做運輸、凍肉拆櫃,又去送口罩。 直至2020年8月初,球隊終於再次出糧,給司徒再入了1萬元,前後共4萬元。不過,籃總就宣布,因應康文署場地關閉,取消2020年度的銀牌及聯賽,下年度的球季,暫定不早於2021年8月舉行。 拖糧當無事發生 去年8月尾提續約 當球場重開,已是去年8月尾的事。司徒與飛鷹的合約,在2021年8月30日完結,球隊在8月初將「尾期」的5萬元發給他。這時候,飛鷹助教跟司徒說:「你完約喎。會跟返你上年個價,銀牌前三日出俾你,聯賽前三日出俾你,聯賽後三日出俾你。」 「完約?你淨係出咗一季糧咋!」這是司徒當時的第一個念頭,他想了想回覆:「你找咗數先好同我講其他嘢啦。」助教傳來三張入數紙,反問:「仲差你咩?未出晒俾你咩?」 「我簽兩個年度俾你,19年10月到20年8月計第一個,20年10月到21年8月計第二個喎,我淨係收到第一個年度。」司徒一再強調這個說法,不過飛鷹「唔係咁諗」,球隊顯然欲當無事發生,「順應」籃總球季延期的說法。 司徒對球隊表示,曾參考勞工處的資料,拖欠薪金屬刑事罪行,「你無比賽,但我有練波㗎嘛,無理由你唔出俾我㗎嘛。我嗰陣覺得咁大間球會,甲一組唔係好多隊波嘅啫。」 發律師信要求追回首季薪金 「打個波啫,我都無做錯嘢」 「第一個球季,我有練波,有打嗰啲工商盃、元旦盃,未有疫情之前我打齊晒比賽,有疫情你無銀牌無聯賽,有練波你糧照出。但第二個球季,都係因為疫情影響,無比賽有練波,但無糧出,我覺得唔合理。」 飛鷹曾問司徒會否和解,他回覆稱,沒有比賽不是自己控制範圍之內,只要求取回「練波」應得的薪金,即4.5萬元。在9月初的時候,有前隊友喚司徒加盟南青,他在完約後立即跟操。司徒在事前曾寫信向籃總「備案」,指和飛鷹已經完約,不會再代表該支球隊上陣,籃總則回覆稱,不會參看球隊與球員的任何合約。 緊接而來的是,噩耗來了。飛鷹向司徒發律師信,指控他轉投另一支球隊,更要追回2019年球季的全數薪金。在收到信後,司徒感到既無奈又搞笑,「打個波啫,我都無做錯嘢。」 ...

Read more

【am730】填表難審批慢參與屋苑少 智能廚餘回收箱申請逾一年未見影

香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Mil Mill」早前被科技園拒絕續租,事件引發社會對環保回收的關注。然而,在都市固體廢物中,佔最重比例的其實是廚餘,當中又有超過一半來自家居,近年亦一直呈上升趨勢,每日棄置量高達3,600公噸。有見及此,環保署於2020年底委託生產力促進局旗下回收基金,撥出1億元推出特邀項目,支援住宅樓宇採用智能回收箱技術,以收集及回收廚餘。不過,項目推出至今,申請引進試驗智能廚餘回收箱的參與屋苑極少,而審批亦極為緩慢。 回收基金特邀項目僅5屋苑獲批 翻查資料,回收基金特邀項目將撥出1億元推行屋苑廚餘回收。以每宗申請最高資助額為250萬元計算,換言之最多可供40個屋苑作出申請。本報翻查立法會最新文件,顯示其特邀項目自2020年底推出以來,直至2022年6月為止,僅接獲8個合資格申請,當中只得5個項目獲批資助,分別為荃灣荃威花園、上水皇府山、將軍澳東港城、沙田帝堡城,以及屯門恒順園。 協助荃灣荃威花園申請相關項目的荃灣社區幹事趙恩來向本報表示,其屋苑在2019年曾參與環保署轄下的「屋苑免費廚餘收集服務先導計劃」,當時批出152萬元用作購買廚餘處理機。上個計劃結束後,署方於去年約2至3月,又再推出為期48個月、即4年的廚餘回收特邀項目,故荃威花園亦順理成章欲繼續參與,但他說去年5月入紙申請至今,近一年半的時間過去,智能廚餘回收箱仍未見蹤影。 智能廚餘回收箱申請一年未見蹤影 趙恩來憶述,他早於去年5月已填妥表格紙申請,惟至今年5月尾才正式簽約,他形容審批極為緩慢,單單填寫申請表,他就被環保署「退貨」超過30次,「署方的確係有範本畀我哋參考,但其實好多字眼佢哋都捉得好緊,全部都要咬文嚼字,又要附加好多唔同文件,所以首先喺最簡單嘅填表,都要估佢哋想我答咩標準答案,再迎合返佢哋。我知道有好多屋苑好有興趣做廚餘回收,但呢啲行政嘢門檻咁高,已經足以令佢哋卻步。」 第二個申請困難之處,在於其計劃規定申請特邀項目時,申請人需要提供至少200伙願意參與計劃住戶的支持證明。趙恩來說:「我哋本身已經有超過200伙居民,有參加第一代計劃,但係喺新計劃下,署方堅持要居民重新簽一次證明書。要麻煩居民簽幾次名以明心志,其實唔係咁易,街坊都問我點解要簽完又簽?」 當局批出30萬元起動基金屋苑需墊支餘款 趙恩來又稱,即使其屋苑通過申請獲撥款127萬元,但署方只預先批出30萬元的起動基金,其餘款項要屋苑自己墊支。他直言:「政府的確一定唔會走數,但批返筆錢出嚟一等起碼幾年。對上一次2019年搞嘅先導計劃,到依家都未收返錢。今次又要預先出埋另外嗰90幾萬,其實一啲細屋苑係唔會負擔到。」 縱使「過五關斬六將」捱到成功簽約,但惡夢仍未完結。當屋苑成功申請項目後,首3個月為準備期,以供屋苑進行採購廚餘機之用,趙恩來說:「今年5月尾簽完約,我哋已經即搞標書做公開招標。7月就畀埋個招標結果畀環保署審批。」惟據他了解,署方目前仍在處理將廚餘機系統連結「綠在區區」、部門的雲端系統、審批機身貼紙字眼及設計等,故廚餘機由去年5月入紙至今,超過一年仍未見蹤影。 (原文刊載《am730》2022年9月23日)

Read more

【法庭線】前區議員林婉濱誹謗荃威花園法團 敗訴須賠 8 萬元

建制派前荃灣區議員林婉濱,被「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控告誹謗,指她散播言論,誹謗法團「內定」下任物業管理公司。區院法官梁國安周四(7 日)頒下判詞,裁定法團勝訴,下令林須賠償 8 萬元,另須付法團一方的訟費。 法官亦在判詞中批評,林婉濱的行為明顯具惡意,例如曾用大聲公擾亂居民大會等,又指林為了贏得議席,所做的行為卻完全違背了區議員應有的角色,如解決紛爭、作為社區的橋樑等,形容現象可悲。 林 2018 年發單張及受訪 指法團「疑內定」招標結果 案情指,「富城物業管理公司」與荃威花園法團的管理合約,於 2019 年 1 月屆滿。2018 年 8 月 1 日,荃威花園法團向包括富城的 8 間管理公司招標,惟只有富城回覆。同月 ...

Read more

【致仍然堅持的人】 趙恩來用自己方法延續初心 拒絕遺忘

六四33周年的中午,有人拿著6枝白玫瑰和4枝紅玫瑰,由維園緩緩走向銅鑼灣港鐵站方向,他甫踏入崇光百貨一帶,或者是太多記者追訪的關係,便被警方重重包圍,再將他「驅逐」出銅鑼灣,這個人,就是前支聯會常委,趙恩來。 3年前的回憶 3年後翻天覆地的轉變 回想3年前6月12日那天,政府無視民意,在當天如期恢復修訂《逃犯條例》二讀,趙恩來亦在現場,最深印象除了是嚴重的警民衝突、整個金鐘煙霧瀰漫外,還有香港人之間的情,「我記得果時最特別嘅地方就係,類似當年佔中嘅情況,好多人自發地去提供唔同嘅物資,譬如水、乾糧,去支援一啲集會人士。」但這天後,香港徹底的翻天覆地。 這3年,不論大大小小的遊行示威集會也消聲匿跡。趙恩來說,以前政府如果看見有如此大批市民表達不滿,總會嘗試回應以重拾市民的信任,但現在市民就算對政府所提出的政策感不滿,政府也會「霸王硬上弓」,「市民感覺到呢個政府其實已經唔再需要民意支持,亦都唔再需要香港市民嘅信任,好多不受歡迎嘅政策都會喺社會落實咗後,香港市民比較有能力果班可能會離開香港,尋找佢哋一個更適合生活嘅地方。」所以每個人身邊,總有一些親朋戚友選擇離開這片土地。 政治打壓下的牢獄之災 「我唔覺得我有任何做錯」 這3年來,香港變得政治敏感,趙恩來也成為受害者之一,「3年前嘅19年仲可以有六四燭光集會,19年之後其實都知道呢樣嘢係唔存在」。正因為如此,2020年的六四31周年,趙恩來與另外24人被票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入獄8個月,於今年2月23日刑滿出獄。「我覺得呢個其實係一個政治羅織嘅罪名,我真係唔覺得我有任何做錯,其實大家都好明白,只不過喺不正常嘅政治環境下,我哋要去面對呢樣嘢」但這3年的社會環境,政治打壓下的「冤獄」似乎變得「習以為常」,「喺牆內有好多嘅朋友好似我咁,因為有唔同嘅政治原因而喺個監房入面」。 出獄後即重返地區工作 「讓同路人有個希望」 但牢獄生活並沒有打沉他的意志,原為荃灣區區議員的趙恩來,出獄後立即重投地區工作的崗位,為街坊團購生果、舉辦一日遊、搞足球訓練班等等,總之街坊大大小小的事務他也兼顧,其實是因眼見很多區議員被DQ(褫奪議席),他們的社區服務網點及辦事處慢慢消失,「如果我有能力範圍之內,我能夠去到幫到呢個社區去延續一點光,其實我覺得某程度上,都係讓同路人有個希望囉」,為的,就是在悲觀絕望的環境下,燃點到一絲希望,鼓勵香港人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 趙恩來說,社會上仍有一眾朋友,在不同崗位,無論是在工作、生活、還是在他們所屬的社區默默努力著,「我哋又覺得喺社區層面,其實我哋亦可做多少少嘢,點樣去將我哋嘅信念去到社區實踐」。 大是大非仍敢發聲 「我選擇唔向後退」 在「大是大非」上,仍敢發聲的真的寥寥可數,趙恩來是其中之一,「我相信我唔係行前咗或者做多咗一步,只不過我到咗呢一刻我選擇唔向後退,當你身邊或者前排嘅人倒下時,變咗你就企喺前排啦」。就如六四當天「勇武」拿著鮮花到銅鑼灣,只是希望在這個令人窒息的空間下堅持他過去一直表達的事情,「我又覺得唔係好需要擔心,因為今日唔知聽日事,正如我哋3年前冇諗過香港變成今時今日咁樣,但倒返轉嚟睇,3年後香港會唔會有個新嘅開始」,或者如他形容自己,從來都是一個樂觀的人。 見證同路人選擇放棄 「呢樣嘢其實好令人氣餒」 眼見不少朋友離開或入獄,當然令他感到悲傷,不過在這黑暗的3年,有一些事令他更難以釋懷,「我覺得最難受係我見到有部份人選擇放棄,呢樣嘢其實好令人氣餒,無論留喺香港或者離開香港,最重要一樣嘢係你之後會做啲乜嘢」。趙恩來說如果留港的人選擇放棄,甚至乎變成建制一部份,那對整個運動也沒有甚麼意思;而離港的人,善用他們的空間去宣揚自己理念,幫助香港發展得更好,這樣子的話又不是一件壞事。 呼籲同路人堅持 拒絕遺忘 ...

Read more
Page 1 of 30 1 2 30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