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首個確診個案至今已抗疫百日,武漢肺炎情況逐漸緩和,至今連續13日沒有本地確診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於電台節目表示,對香港抗疫情況「感恩」,指政府一直「沉着應戰、嚴陣以待」,但外圍疫情仍持續,社會不應鬆懈。她未有透露「限聚令」會否放寛,只指當局今將開會商討。
本港多日錄得零確診,雖然昨有2宗從巴基斯坦的輸入個案,但本地確診已連續13日維持零宗。陳形容對香港疫情緩和很「感恩」,讚揚其同事及義工的努力,令本港「守得住、撐得過」。她回顧整個抗疫過程,由出現首宗確診個案、鑽石公主號等事件,稱政府一直「嚴陣以待,戰戰兢兢」。當局隨即實施公務員在家工作,「其實好早已經做社交距離」,繼而陸續推出14天強制檢疫、關閉邊境、加強檢疫、3月立例設限聚令等措施。
不過,她指外圍疫情仍不穩定,籲港人不要鬆懈,又指港府一直有「諗多兩步」,例如審視本港現有隔離設施是否足夠、如何準備老人院舍爆發等,目前正尋找更多地方以應付爆發個案。
限聚令暫至下周四(7日)屆滿。適逢母親節(10日)將至,外界關注條例會否放寬。行會成員林正財日前亦建議,風險較低的處所如戲院可先重開。陳指,收到不同業界的聲音,亦有業界承諾假如放寛後將嚴格做好抗疫措施。她未有透露是否放寬,只強調主要從「減低人流」、「加大距離」、「防控措施」三方面考慮,目前仍要視乎疫情情況及數據再作定奪。當局今將開會商討,將仔細檢視食肆及特定場所的防疫規例,包括放寬食肆4人一枱的規定。
近日警方多次以限聚令檢控集會人士,陳指若群組間相隔不足1.5米或多於4人,執法人員便有權驅散或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被問到昨日有政黨遊行時已依足規則,分別以4人一組請願,陳則指每次聚集不能一概而論,要視乎實際情況,「例如聚集期間嘅行為、大家有無互動」,又指明白大家都想表達訴求,但規則目的是希望市民不要聚集,希望市民盡量配合。
對於昨日沙田「和你唱」活動中,警方曾以限聚令驅趕在場記者,更票控兩位社區媒體記者。陳辯稱,執法人員視乎現場因素執法,「例如佢係咪做緊嘢,係咪真係記者」,未有正面回應記者工作時是否違反限聚令。
港府日前宣佈延長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安排至下月7日,惟可豁免跨境學童及商務人士。陳指,教育局仍在商討復課安排,故在復課前跨境學童不會來港,會繼續與內地部門討論跨境學童檢疫安排,亦會審慎考慮是否需要重開部份陸路關口。她又指,現時內地整體疫情已受控,早前由內地來港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達9萬多人,但沒有人確診,顯示風險較低。
岑子杰轟克警「邊個質問佢就告邊個」
昨日出席沙田新城市「和你唱」活動的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指,原本活動過程非常和平,惟突然有過百名警員進入商場「佔領」中庭,逐開始以限聚令警告市民,「已經唔關有無4人一組事……其實係邊個唔滿意佢就告邊個,邊個質問佢就告邊個」,反映警方只是以「防疫之名去打壓一啲佢唔想見到嘅事」。
岑指,疫情爆發初期,大量市民要居家隔離,除了警方,政府更特意安排多個紀律部隊突擊檢查隔離人士,「但你見到原來警察就係拎晒大部份警力搞限聚令」。他認為,現時疫情緩和,確診個案亦只集中在外地輸入,政府應該集中所有公共資源去處理境外人士入境後的防疫工作,限聚令已沒有延長的必要。
被問到假如限聚令延長,會否擔心影響接下來6.12甚至7.1的集會。他坦言「香港人驚都無用」,現時港府以限聚令製造寒蟬效應,「而家情況係,無論大型集會我唔畀你(舉辦),小型示威我亦都會票控你」。他呼籲港人要堅持,亦要堅守「Be Water」的策略,「寧願拎2,000蚊去幫襯黃店都唔好畀克警」。
工黨及社民連昨舉辦遊行請願亦依足規例,以4人一組、兩組分開逾1.5米遊行,惟警方仍以他們「抱有共同目的」票控。工黨趙恩來明言限聚令絕對是針對集會,「黃大仙廟重開,大家都係有共同目的去參神,但又無事喎」。他指,昨日在空曠地方進行示威,「距離唔止1.5米,直頭有5米」,不認為有傳播風險,直斥票控相當荒謬。他們正考慮不支付罰款,「想顯示返佢哋唔合法地發呢張告票」。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2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