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工」通常對香港勞工法例一知半解,往往因工受傷求助無門,甚至遭人剝削血汗錢,有關注勞工政黨成員表示,非法勞工向政府申請工傷賠償存在難度,建議當局修例加強打擊違法兼無良的僱主。
法例訂明,任何因工受傷的僱員或因工亡殁僱員的合資格家庭成員,經法律程序確定獲取賠償金額,但無法從僱主取得該筆賠償,可通過「僱員補償援助計畫」向「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申請援助,隨後由政府向僱主追討該筆款項。
政黨倡修例加強打擊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表示,「黑工」在香港打工,雖然沒有勞工保險,但仍然受到「僱員補償援助計畫」 的保障,不過根據過往案例,他們受傷後返回內地或其他國家,均不會浪費時間和金錢來港,與僱主「打官司」及申請援助,除非「黑工」因工身亡,家屬才會來港訴訟及申請援助,但個案較少。
趙又說,「黑工」多數來自窮鄉僻壤,知識水平較低,往往不知道來港工作是犯法,當中不少人經由中介安排「大耳窿」貸款繳付數萬元中介費,前往本港地盤等地點工作,通常工作六個月才能還清債務,但其後往往遭人舉報,尚未「賺大錢」便遭遣返。他強調,僱主即使被揭發聘請「黑工」,甚少被判入獄,即使坐牢也刑期不長,建議政府加重罰則,並增加巡查地盤等工作場所的次數,以儆效尤。
(原文刊載於《星島日報》201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