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傳統街市有其存在的價值。除了貨品種類多和價格相宜,公營街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流轉率不高。檔戶不用擔心政府不續租,被業主被遷等問題,他形容傳統街市:「公營街市的檔位,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幾乎做一世。」
而且檔戶多為小本經營,容讓更多人情味的事發生。「有些相熟的檔戶知道你每天都來買,你帶不夠錢也可賖數,打電話可留些好食材放工後來取。這些情況在集團式、連鎖店不會出現。」趙擔心如公營街市不斷消失,這些社區關係、鄰理關係就會變得疏離。
市民喜歡新式街市嗎?記者到翻新後的啟業商場和街市問問街坊的意見。住在啟業邨的黃小姐表示更喜歡冷氣街市,「起碼行起上來較舒服,感覺較衛生。」她有感新式街市價格稍貴價,但覺得「如新街市價格不是倍升,多付一點冷氣費是可以接受的。」
不少住在九龍灣麗晶花園的市民,因附近沒有街市,都要跨區買新鮮食材。鄺小姐表示:「如果整體來說,應該是貴了,領展的新式街市應是貴了。也會感無奈,但也只能這樣,沒辦法,方便的你也要光顧,不然只可以行遠些去別處買。」
(原文刊載於《壹週刊》2017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