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多年,政府對於樓宇維修市場圍標問題置若罔聞,又以確保舊樓結構安全為名,撥款數十億元推出不同維修資助計劃,鼓勵業主自願復修樓宇。而在2012年更落實強制驗樓法例,創造數以百億元計的樓宇維修市場,但政府缺乏市場監管,對小業主專業支援欠奉,結果淪為圍標集團宰割業主畢生積蓄的「肥豬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新公佈《施政報告》,提出30億重推「樓宇更新大行動2.0」、20億資助舊樓改善消防工程。前車可鑑,實在讓人擔心,50億元公帑將會助燃舊樓維修市場圍標貪風!
「樓宇更新大行動」當初是由時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在2009年提出,曾經自誇「有3,000幢舊樓受惠,成功創造4.8萬個就業機會,維修工人失業率由21%跌至4.2%」。直至2015年,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長期間,還在堅稱「樓宇更新大行動」並無涉及圍標。言猶在耳,競爭事務委員會2016年發表研究報告,直指「樓宇更新大行動」有65%資助項目懷疑涉及圍標,存在一定程度的操控投標行為。而我們近幾年跟進數百宗舊樓維修涉嫌圍標個案,當中約一半涉及「樓宇更新大行動」及其他政府資助計劃!
舊樓維修圍標必然帶來不合理的工程費用,甚至是天價維修工程,嚴重損害業主權益。假如大家自己屋苑曾經參與政府資助計劃,幾乎都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工程實際造價遠較政府獨立估價為高。觀塘樂意園成功申請「樓宇更新大行動」,房協獨立估算維修工程費用約需2,300萬元,但工程實際招標最平也要8,000萬元,相差2.48倍。可幸的是,業主最後團結推翻工程,重新聘請維修顧問,最終不用2,200萬便能完成。
政府卸責 業主自救
在政府卸責的年代,我們小業主唯一出路,就是團結自救。過去兩年,面對圍標之風越吹越烈,我們試行全新招標方法,協助參與政府資助計劃的舊樓維修個案,避免跌進圍標陷阱,結果成效顯著,值得在此分享!
「樓宇更新大行動」及其他維修資助計劃,市建局或房協都會提供獨立估價報告給予業主參考,故此我們嘗試利用這個制度進行破天荒的反圍標實驗。舊樓法團要求有意參與項目的工程顧問承諾「維修工程實際造價必須低於政府獨立估價,否則即時終止工程」,部份法團更會加入條款要求工程顧問「不成功不收費」。
試驗結果反應相當正面,願意接納條件的工程顧問的服務費用符合市場價,全部參與試驗舊樓維修項目縱使委聘不同工程顧問,最終實際工程造價都是低於政府獨立估價;工程質素良好,業主順利如期得到政府津貼。
有見及此,我們建議政府落實「樓宇更新大行動2.0」、「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可以參考成功經驗,要求參與項目的工程顧問作出相同承諾,並將之加入合約條款,確保維修工程造價屬於合理水平,保障業主權益。
若然政府能夠接納我們意見,相信政府公帑資助項目可以起到帶頭作用,逐漸撲滅圍標貪風。
打擊圍標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17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