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威花園一名外傭確診帶有變種病毒,天主教領報幼稚園亦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但目前6歲以下兒童,不適合透過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
有區議員反映,接獲家長求助,因收不到檢測樽,一早跨區至尖沙咀「撲樽」,荃灣區內檢測樽亦已清空,相關幼稚園直至今午4時才統一收到樽,促衞生署增加派發、收集點。有私家醫生解釋,現階段6歲以下兒童以糞便檢測為主,「年紀較大留口水都可以」。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指,校方早上仍未收到檢測樽,亦未有收到衞生署通知,數百名家長大感徬徨到處「撲樽」,區內的檢測樽早已清空,「有人去到尖沙咀拎」、「有家長唔知點處理,以為檢測站可即場留口水、便便」,直斥政府指引混亂。
他說,經反映意見後,校方終在下午約4時收到檢測樽,衞生署亦向愉景新城檢測站增加約200個檢測樽,但區內多個地點被列入強檢,認為目前未能完全解決「撲樽」問題,網上亦未見清晰資訊,促政府增加派發、收集點,方便家長。
私家醫生:6歲以下兒童糞便檢測 較年長可留口水
按社區檢測中心指引,6歲以下兒童不適合透過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私家醫生林永和指,現階段6歲以下兒童以糞便檢測為主,「3歲以下通常留大便,年紀較大留口水都可以」。他說,本周多了三、四成兒童求診,由於有發燒等上呼吸道病徵,「加上依家係關鍵時刻,有變種病毒」,故會要求他們進行檢測。他說,私家醫生可定期向衞生署索取檢測樽,暫未聞有供不應求的情況。
(原文刊載《香港01》202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