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動態
  • 恩來隨筆
  • 社區影⽚
  • 街坊意見箱
Tuesday, March 21, 2023
  • Login
趙恩來 Chiu Yan Loy
Advertisement
  • 主頁
  • 關於趙恩來
    • 恩來隨筆
  • 政府抗疫基金 2.0注目
  • 最新活動
    • 恆常活動
    • 旅行消閒
    • 社區共享
    • 環保回收
  • 地區工作
    • 社區動態
      • 荃威花園
      • 翠豐臺
      • 千里台、家興大廈
      • 朗逸峯、寶雲匯
      • 荃錦公路鄉郊
      • 荃景圍
      • 荃灣市區
      • 其他地區
    • 武漢肺炎
    • 交通運輸
    • 環境衛生
    • 社區規劃
    • 樓宇管理
    • 社區活動
    • 地區諮詢
      • 諮詢進行中
      • 已完成諮詢
  • 議會前線
    • 荃灣區議會
    •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 地區規劃、發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
    • 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
    • 社會服務及社區發展委員會
    • 康體藝術文化普及委員會
  • 傳媒報導
    • 議會新聞
    • 社區工作
    • 守護鄉郊
    • 抗暴之戰
    • 荃灣黑夜
    • 天價工程
    • 屋苑爭議
  • 反圍標
    • 圍標疑雲
    • 管理爭議
    • 光復家園
    • 外判黑幕
  • 有用資訊
    • 勞工法例權益
    • 平安紙
  • 聯絡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關於趙恩來
    • 恩來隨筆
  • 政府抗疫基金 2.0注目
  • 最新活動
    • 恆常活動
    • 旅行消閒
    • 社區共享
    • 環保回收
  • 地區工作
    • 社區動態
      • 荃威花園
      • 翠豐臺
      • 千里台、家興大廈
      • 朗逸峯、寶雲匯
      • 荃錦公路鄉郊
      • 荃景圍
      • 荃灣市區
      • 其他地區
    • 武漢肺炎
    • 交通運輸
    • 環境衛生
    • 社區規劃
    • 樓宇管理
    • 社區活動
    • 地區諮詢
      • 諮詢進行中
      • 已完成諮詢
  • 議會前線
    • 荃灣區議會
    •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 地區規劃、發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
    • 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
    • 社會服務及社區發展委員會
    • 康體藝術文化普及委員會
  • 傳媒報導
    • 議會新聞
    • 社區工作
    • 守護鄉郊
    • 抗暴之戰
    • 荃灣黑夜
    • 天價工程
    • 屋苑爭議
  • 反圍標
    • 圍標疑雲
    • 管理爭議
    • 光復家園
    • 外判黑幕
  • 有用資訊
    • 勞工法例權益
    • 平安紙
  • 聯絡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趙恩來 Chiu Yan Loy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傳媒報導

【集誌社】疫情限探 還押者失1305分鐘探訪時間

趙恩來議員團隊 by 趙恩來議員團隊
February 6, 2023
in 傳媒報導
0
【集誌社】疫情限探 還押者失1305分鐘探訪時間

去年初第五波疫情爆發,懲教署曾暫停或限制探訪,院所一度「鎖倉」運作。懲教署回覆《集誌社》查詢表示,去年在囚者親友探訪次數為 25.8萬次,按年減少16.7%,即逾五萬次。

被還押人士原本每天只有 15 分鐘可與親友見面,《集誌社》記者根據「限探令」實施時期等資料計算,去年他們每人失去了 1,305 分鐘的探訪時間。有在囚者妻子憶述,「限探」期間,丈夫情緒受困。

關注囚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蔡耀昌,去年因被指六四參與和煽動集結服刑,他認為,不應因防疫而全面禁探,並促懲教署逐步放寬讓在囚者打電話。

懲教署表示,署方在市區有服務中心,提供視像探訪服務,在囚人士亦可寫信,數量不限。

第五波疫情期間,懲教署以防疫為由,先在去年 2月 5日至13日 ,暫停親友探訪。其後再以社區感染惡化,須集中人力資源維持院所基本運作等原因,四次延長暫停探訪安排至3月23日。全要停止探訪,合共暫停了 47 天。

至3 月 24 日,懲教署恢復「有限度」探訪,減少可探訪的次數;至 5月 9日,懲教署取消限探。「限探」的日子,共有 46日。此外,原本定罪者每月可申請兩次額外探訪續停,至今年 1月 16 日才復常。

Related articles

【now新聞台】荃威花園如何對抗通脹?

【now新聞台】荃威花園如何對抗通脹?

January 15, 2023
【明報】街市漏水浸壞年貨 建築署:新春後維修

【明報】街市漏水浸壞年貨 建築署:新春後維修

January 13, 2023

去年「停探」和「限探」的日子,合共有 93 日。還押人士原本每日有 15 分鐘的探訪時間,被定罪者則原本每月可有兩次、每次 30 分鐘的探訪時間。《集誌社》記者根據有關日子計算,在「停探」和「限探」的日子,每名還押人士共失去了 1305 分鐘的親友探訪時間。

至於原本每月可探兩次的定罪人士,假設 2 月 1 日至 4 日無人探訪,在 2 月至 5 月期間,原本最多可探訪 8 次,共 240 分鐘;「限探」之下,則在三月最多可探訪一次、四月可探訪兩次、五月可探訪兩次、共五次即 150 分鐘,失去了 90 分鐘。

懲教署:探訪次數按年跌16.7%

記者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向懲教署查詢探訪次數等資料,得到回覆指去年每日平均在囚人士數目( 7613 人)與前年( 7616 人)相若,不過,親友探訪次數就由前年的 310,288 次,下跌約 16.7% 至去年的 258,523 次。

前支聯會常委蔡耀昌, 2021 年底因六四參與和煽動集結案被判監,囚於壁屋監獄單人倉, 2022 年 8 月獲釋。本身是社協幹事、一直有跟進囚權問題的他表示,受暫停探訪和疫苗通行證等各種防疫措施影響,探訪數字下跌屬正常現象。

疫情期間,各院所實施「鎖倉」運作,蔡耀昌認為,有關措施也值得關注。曾受「鎖倉」影響的他憶述,當時在囚人士每日除了20分鐘洗澡,半步不得離開囚室,須在囚室內用膳,無法社交,失去外出做運動和看電視等娛樂機會。他形容情況比單獨囚禁更差,影響囚友身心健康,「單獨囚禁都有一小時放風做運動,『鎖倉』模式連這一小時外出機會都沒有。」

停止探訪下,在囚人士只能依靠信件與外界聯絡。不過當時信件寄進監獄要「隔離」三天消毒,加上部分郵局運作受影響,蔡指信件來回動輒三星期,較正常需時多一周,造成資訊延遲。

暫停探訪實施了個多月,有在囚者家屬在去年 3 月向政府發公開信,指長期「鎖倉」影響在囚者身心健康,家屬未能探訪了解親友近況。家屬呼籲當局應照顧囚犯基本需要,如每日一小時放風和維持與家人溝通,及建議考慮准許在囚者與家屬和律師以電子通訊聯繫。

懲教署當時回覆傳媒,表示理解在囚者及家屬的感受,但正處於關鍵時刻,必須堅持執行防疫措施,減少院所內人流,以防止病毒再次迅速蔓延。

家屬:只能酌情由福利官傳話

Jenny (化名)的丈夫去年在赤柱單人囚倉還押,在暫停探訪期間,丈夫一次上庭應訊,便是兩人唯一的相見機會。兩人只能隔著犯人欄和旁聽席,用手勢和口形交流。「好開心,都是做『ok』和『心心』那些手勢」。

「今日宣布,明天就暫停探訪,根本不知如何應對。」 2月 4日懲教署宣布翌日起暫停探訪,隨後實施「鎖倉」措施。Jenny憶述,當時郵局運作受影響,寄信來回要一個月,家屬只能每隔兩三天靠福利官傳來在囚者的口訊,但家屬想透過福利官傳話,只能酌情,懲教署亦不會主動通知家屬在囚者的近況。「擔心是他中了(新冠),第二是擔心佢坐到傻了,始終自己一個人,不能了解或者跟他們聊天,又不能更新他的狀態。」Jenny 說。

Jenny 最擔心丈夫的情緒。她指,丈夫原本每天都有人探訪,第五波疫情時失去唯一見親友的機會,情緒常大起大落。她指,丈夫曾向她提及,「鎖倉」時除了看書就是睡覺,「坐到痴咗線」。當時信件寄送滯後,他更是失落和焦慮,「朋友減少寫信,他都會看得好重,擔心自己已沒人理」。

懲教署在 2 月 5 日起暫停探訪至2 月 13 日,其後延長暫停4次,分別延長 10 天、 4 天、 7 天和 14 天,即五次停探期。原本還押者可以每天補充物資,但家屬只可在每一段停探期內,替還押者各補給一次一天份量的物資。「原本每日可入五包巧克力,十天就 50 包,但那時變成十天只能入一天份量,即五包」Jenny說。她從家裡到赤柱,每程交通花逾 1.5 小時,卻只能為丈夫補給物資,未能相面,感到無奈。

她幾乎每日問懲教署人員,何時恢復探訪、為何限制補充物資、可否打電話等,都未獲消息,「家屬是站於『無得可以點』的位置,不能 negotiate 」。

另一位前支聯會常委趙恩來,前年 9 月被指六四煽動集結而入獄的。他去年 1 至 2 月在白沙灣懲教所的「大倉」服刑,約 10 人同倉。他說,部分在囚者長期情緒低落,親友探訪成精神支柱。他認識一位 20 多歲囚友,去年初看新聞時,得知其所住大廈被圍封強檢數日,驗出多宗確診個案,擔心家人狀況,卻只能依靠福利官傳話數句,故感抑鬱焦慮。

學者指忽略精神健康 獄政應更人性化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鎖倉」和暫停探訪等措施,減少在囚者社交接觸,有機會造成疲勞、焦慮、孤單感和抑鬱等精神問題,並減弱被接納的感覺,妨礙更生。他表示,當局處理疫情傾重控制病毒傳播,忽略精神健康等公共衛生問題。葉認為,當局有必要就三年疫情作獨立檢討,包括檢視防疫措施,獄政也應更人性化,若限制未能控制疫情,則不如不做。

工會:人手不足 「鎖倉」正確

懲教人員總工會委員兼前主席賴偉全,本身駐守赤柱監獄懲教署更生事務組(俗稱福利官),他指出,第五波疫情來得突然,不少同事受感染致人手不足,同時擔心在囚者流動受感染,故認為「鎖倉」正確。

他形容,當時懲教人員「全民皆兵」,工作壓力沉重,譬如在囚者工場(期數)和探訪室關閉後,原本駐守相關崗位的職員亦要抽調到前線,如幫忙派飯,「工藝導師也要工作,甚至去(囚)倉幫忙做運輸」。

當時在囚者依靠福利官向親友傳達訊息,在囚者可在一張便條上寫數句口信,再由福利官致電親友口述。賴偉全說,赤柱監獄的福利官不足 20 人,當時更有同事確診,他試過一日打過百個電話,更要替每張便條消毒,「盡做,有些同事病了,病好就立即上班。」​​

賴提到,每次探訪須由懲教署職員押解在囚者到探訪室,但當時不知道身邊的職員或被囚者會否已受感染,擔心押解途中會傳播病毒,又不想在囚者家屬外出增加感染風險,故可理解暫停探訪的決定。

蔡耀昌和趙恩來都認為,汲取疫情的經驗,今後監獄通訊應與時並進,建議懲教署參考外國監獄,加入各種聯絡工具,例如放寬在囚者使用電話和電郵聯絡等。蔡耀昌指,「鎖倉」時囚友只能靠收音機和報紙接收外界資訊,暫停探訪更令家屬與在囚者互相擔心,惟對疫情防控幫助不大。

蔡耀昌指,探訪者與在囚者隔著密封玻璃溝通,病毒難由外界傳至獄中,探訪者雖有機會傳染給懲教署人員,但懲教署人員本身都會在社區流動,探監只佔整體社區流動的極小部分,故認為若再面對疫情可考慮減少探訪次數,但不應一刀切暫停。

美國疫情期間增囚友打電話時數

現時英國、美國及台灣等地,皆設有電話探訪或視像探訪制度。美國監獄在疫情前囚友可獲每月 300 分鐘打電話權利,每次通話 15 分鐘,而疫情下則增至每月 500 分鐘。台灣在 2021 年開設行動接見模式,探訪者可每月兩次使用行動裝置探訪在囚者。英國亦設電話探訪制度、每月一次視像通話探訪,並可透過電話程式語音留言給在囚者。

根據現行懲教署運作模式,如懲教院所管方按個別情況,信納在囚者有需要及時與親友聯絡,可批准該在囚者撥打本地或長途電話;此外如在囚者過去一個月無親友探訪,期間未致電上述親友,可獲撥打一次十分鐘的電話予境外親友。

新增自助電話亭  2025 至 2028 年啟用

去年五月,懲教署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 1.245 億元,推展「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擬在 19 個懲教院所和設施的大部分工場、活動室、飯堂及其他地方,安裝約 350 個配備顯示屏的自助電話亭、伺服器及無間斷電力供應系統,系統可監察通話並偵測「逃走」和「自殺」等關鍵詞,系統預計在 2025 至 2028 年啟用。

懲教署回覆《集誌社》表示,相關工程項目已經展開。懲教署副署長吳超覺回應立法會議員時提到,成立系統後會有空間放寬在囚者每周或每月打電話次數。

趙恩來說,既然政府要推行智慧監獄,監獄對外通訊也該走向電子化,認為當局撥款增加監獄電話亭是好事。蔡耀昌表示,理解現時監獄電話設備不足,押解在囚者到辦公室打電話須動用大量人手。他建議當局改善設備後,逐步放寬所有囚犯打電話權利,而非只限急切需要者或外籍人士使用,「書信搞得來半個月,也不能常常探訪,有些事亦很難說是否緊急」。

針對疫期間寄信延遲的問題,蔡耀昌認為,懲教署可考慮設立電郵帳號,接收家屬的電郵後列印給在囚者,在囚者亦可選擇寫信後讓懲教人員掃瞄電郵給家屬,透過電子系統偵測敏感字句,既減輕懲教人員檢查信件的工作,亦較寄信快捷,傳遞時間更不會受郵政運作所影響。

賴偉全則表示,現時院所人手和電話裝置同樣不足,如在囚者要打電話,懲教署人員有多項工序,除了要押解在囚者到特定地方打電話,亦因保安理由要監聽,也要聽其對話內容是否符合申請時的理由。他認為,安裝電話亭可節省押解時間,「由a點帶他(在囚者)到b點,時間也夠打幾個電話」,亦可方便在囚者使用。

工會:記住懲罰緊 懲教署:可寫信聯繫

至於放寬在囚者在不緊急情況下打電話的權利,賴說有保留,「記住懲罰緊、坐緊監,你寫信做到就做,設施是大家公用,我們都要資源運用得好一點。」他認為,緊急情況下固然可酌情讓在囚者打電話,但日常通訊寫信理應足夠,亦更有效運用資源,但可考慮設機制,將打電話視為給在囚者的獎勵。

《集誌社》向懲教署查詢探訪總數下跌原因、會否加入視像、電話及語音留言等方式讓在囚人士對外通訊、以及各種通訊方式對人手的影響。懲教署回覆指,為加強在囚人士與親友的聯繫,署方分別於旺角、筲箕灣及上水,設立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提供親友視像探訪服務,以便因年長、懷孕、殘疾或其他原因,而不便前往懲教院所的親友預約進行視像探訪,相關安排亦適用於將會在 2023 年首季啟用的另外兩所,分別位於沙田及屯門的服務中心。

此外,在囚人士如有特別需要,可申請透過電話與外間聯絡。在囚人士亦可透過書信與親友聯繫,數量不限。《集誌社》向懲教署查詢過去三年在囚者申請視像探訪和電話探訪的次數,以及有多少宗獲批和被拒,署方回應指無備存統計數字。

(原文刊載《集誌社》2023年2月6日)

Tags: 集誌社恩來獄中思傳媒報導

Related Posts

【now新聞台】荃威花園如何對抗通脹?
傳媒報導

【now新聞台】荃威花園如何對抗通脹?

by 趙恩來議員團隊
January 15, 2023
0

https://youtu.be/XRc6sd3VJyc 趙恩來表示,電費增幅相當驚人,就以荃威花園為例,每個月的電費開支等同於管理處所有職員(共二十人)薪金總和,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荃威花園共有16座,連同商場、停車場公共照明設施、冷氣、升降機等,每個月要支付接近60萬元電費。為了節省開支,減低管理費加價壓力,現在將整個屋苑的光管和照明系統都更換用LED燈。荃威花園聘請顧問公司計算更換節能燈具後,可以每年節省電費約100萬元。 (節錄自《now新聞台:經緯線》2023年1月15日播出)

Read more
【明報】街市漏水浸壞年貨 建築署:新春後維修

【明報】街市漏水浸壞年貨 建築署:新春後維修

January 13, 2023
【獨媒報導】遭球隊走數拒出糧 前港籃代表告上勞審勝訴:攞返個公道

【獨媒報導】遭球隊走數拒出糧 前港籃代表告上勞審勝訴:攞返個公道

October 8, 2022
【法庭線】前區議員林婉濱誹謗荃威花園法團 敗訴須賠 8 萬元

【法庭線】前區議員林婉濱誹謗荃威花園法團 敗訴須賠 8 萬元

July 7, 2022
【致仍然堅持的人】 趙恩來用自己方法延續初心 拒絕遺忘

【致仍然堅持的人】 趙恩來用自己方法延續初心 拒絕遺忘

June 11, 2022
Load Mo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 【社區跟進】荃威花園清理斜坡枯樹
  • 【規劃申請】荃灣西後山「綠化地帶」興建3幢住宅項目
  • 【社區諮詢】荃灣區巴士路線計劃 2023
  • 【集誌社】疫情限探 還押者失1305分鐘探訪時間
  • 【新春行大運】大澳漁村+寶蓮禪寺

文章分類

  • 簽名行動 (2)
  • 問卷調查 (6)
  • 地區諮詢 (58)
  • 已完成諮詢 (57)
  • 諮詢進行中 (2)
  • 政府抗疫基金 2.0 (5)
  • Uncategorized (2)
  • 恩來隨筆 (67)
  • 最新活動 (105)
  • 恆常活動 (19)
  • 旅行消閒 (25)
  • 社區共享 (42)
  • 環保回收 (18)
  • 地區工作 (842)
  • 社區動態 (832)
  • 荃威花園 (491)
  • 翠豐臺 (88)
  • 千里台、家興大廈 (139)
  • 朗逸峯、寶雲匯 (55)
  • 荃錦公路鄉郊 (106)
  • 荃景圍 (113)
  • 荃灣市區 (153)
  • 其他地區 (38)
  • 交通運輸 (233)
  • 環境衛生 (214)
  • 社區規劃 (128)
  • 樓宇管理 (103)
  • 社區活動 (105)
  • 議會前線 (232)
  • 荃灣區議會 (80)
  •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81)
  • 地區規劃、發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 (32)
  • 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 (44)
  • 康體藝術文化普及委員會 (1)
  • 傳媒報導 (272)
  • 議會新聞 (47)
  • 社區工作 (126)
  • 守護鄉郊 (20)
  • 武漢肺炎 (234)
  • 抗暴之戰 (111)
  • 荃灣黑夜 (15)
  • 天價工程 (10)
  • 屋苑爭議 (19)
  • 反圍標 (66)
  • 圍標疑雲 (33)
  • 管理爭議 (28)
  • 光復家園 (15)
  • 外判黑幕 (11)
  • 勞工法例權益 (20)
  • 平安紙 (13)
  • 社區影⽚ (69)

現時公職:

- 荃灣區議員(荃威選區)
- 荃灣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
- 工黨執行委員
- 民主動力執行委員
- 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秘書
-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常務委員

聯絡我們:

荃灣荃威花園一期商場地下22A號舖

服務熱線: +852 98258964
電郵: info@chiuyanloy.hk

資訊分類:

  • 簽名行動
  • 問卷調查
  • 地區諮詢
  • 已完成諮詢
  • 諮詢進行中
  • 政府抗疫基金 2.0
  • Uncategorized
  • 恩來隨筆
  • 最新活動
  • 恆常活動
  • 旅行消閒
  • 社區共享
  • 環保回收
  • 地區工作
  • 社區動態
  • 荃威花園
  • 翠豐臺
  • 千里台、家興大廈
  • 朗逸峯、寶雲匯
  • 荃錦公路鄉郊
  • 荃景圍
  • 荃灣市區
  • 其他地區
  • 交通運輸
  • 環境衛生
  • 社區規劃
  • 樓宇管理
  • 社區活動
  • 議會前線
  • 荃灣區議會
  •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 地區規劃、發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
  • 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
  • 康體藝術文化普及委員會
  • 傳媒報導
  • 議會新聞
  • 社區工作
  • 守護鄉郊
  • 武漢肺炎
  • 抗暴之戰
  • 荃灣黑夜
  • 天價工程
  • 屋苑爭議
  • 反圍標
  • 圍標疑雲
  • 管理爭議
  • 光復家園
  • 外判黑幕
  • 勞工法例權益
  • 平安紙
  • 社區影⽚

網站地圖:

  • 主頁
  • 關於趙恩來
  • 政府抗疫基金 2.0注目
  • 最新活動
  • 地區工作
  • 議會前線
  • 傳媒報導
  • 反圍標
  • 有用資訊
  • 聯絡我們
  • 最新動態
  • 恩來隨筆
  • 社區影⽚
  • 街坊意見箱

守護社區 公義同行

© 2020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 by massmedia.com.hk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關於趙恩來
    • 恩來隨筆
  • 政府抗疫基金 2.0
  • 最新活動
    • 恆常活動
    • 旅行消閒
    • 社區共享
    • 環保回收
  • 地區工作
    • 社區動態
      • 荃威花園
      • 翠豐臺
      • 千里台、家興大廈
      • 朗逸峯、寶雲匯
      • 荃錦公路鄉郊
      • 荃景圍
      • 荃灣市區
      • 其他地區
    • 武漢肺炎
    • 交通運輸
    • 環境衛生
    • 社區規劃
    • 樓宇管理
    • 社區活動
    • 地區諮詢
      • 諮詢進行中
      • 已完成諮詢
  • 議會前線
    • 荃灣區議會
    •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 地區規劃、發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
    • 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
    • 社會服務及社區發展委員會
    • 康體藝術文化普及委員會
  • 傳媒報導
    • 議會新聞
    • 社區工作
    • 守護鄉郊
    • 抗暴之戰
    • 荃灣黑夜
    • 天價工程
    • 屋苑爭議
  • 反圍標
    • 圍標疑雲
    • 管理爭議
    • 光復家園
    • 外判黑幕
  • 有用資訊
    • 勞工法例權益
    • 平安紙
  • 聯絡我們

© 2020 荃灣區議員趙恩來 by massmedia.com.hk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