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第二期保就業要求大型物業管理公司「回水」,要將8成補貼額回饋市民。但實際對管理費減幅非常有限。工黨荃灣區議員趙恩來以荃威花園為例子,管理公司直屬員工薪酬開支約44萬元,只佔屋苑每月開支1成。即使管理公司申請保就業計劃,估計最終「回水」10多萬至20萬元,料減少管理開支約5%。「回水」比例偏低,因為佔屋苑逾半開支的保安和清潔合約屬外判制,並非由管理公司直接聘請清潔和保安,而政府無規定外判公司申請補貼後要「回水」。
趙恩來分析,現時大部份屋苑都是以外判合約聘請清潔和保安,管理公司只是指揮保安或清潔工作,實際上並非直接支薪聘請保安和清潔。所以外判公司可以獨立申請補貼,將節省薪酬成本當成自己利潤,居民無法受惠。
荃威花園管理公司是富城,在第一期保就業計劃時,趙恩來爭取管理公司「回水」。他解釋,管理公司開支分3部份,包括經理人酬金、總部行政開支和職員費用。由於屋苑採用實報實銷支付職員費用,當管理公司收到工資補貼後,少付的職員支出就可以退回給法團。他指,部份屋苑採用承包制,即屋苑支付一筆定額費用予管理公司,而非實報實銷職員開支,便無法要求管理公司「回水」。
趙恩來指,即使屋苑採用實報實銷制,要游說管理公司回饋居民並不容易,「對於管理公司嚟講其實係無動機去做呢樣嘢⋯⋯佢行政工作係非常非常複雜困難。」他解釋,申請工資補貼要用一間公司做單位,以富城為例,該公司管理全港300個屋苑,亦有不同業務。公司要將屬於荃威花園工資補貼退回法團涉及行政和會計程序。至今荃威花園尚未收到管理公司退回補貼。趙恩來個人估算,料管理公司每月可退回10多萬至20萬元。政府在第二期保就業增設條件,大型物管公司要回饋8成才可獲補貼。趙恩來認為,很多公司未必願意申請,「在商言商,作為一個老細,你唔出聲時候,我真係無原因去畀返(工資補貼)你,你要我畀返你,我行政成本增加,利潤減少。」
調景嶺私人屋苑都會駅業委會副主席李栢棠指,管理公司港鐵表明不申請保就業,令業主無法受惠,而鄰近屋苑維景灣畔就因為管理公司「回水」,可免收一個月管理費。他指,現時屋苑的保安、清潔、會所、工程都是簽外判合約,業委會要求外判承辦商退回8成工資補貼,料可減少屋苑1成半開支。目前談判仍然膠着,若外判承辦商堅拒「回水」,業委會不排除在下次招標承辦商時,剔走相關外判公司投標資格。
李栢棠亦是將軍澳領都業委會主席,領都每月開支逾900萬元,當中聘請保安、清潔、會所外判承辦商佔開支超過5成,業委會要求有申請保就業的外判承辦商回水,料涉及總額達數百萬元。李栢棠指,外判承辦商沒有受疫情影響,偏偏政府設計「回水」機制時,沒有涵蓋外判承辦商,「政府掟低蘇州屎唔理⋯⋯始終納稅人錢,無理由完咗計劃後老闆袋晒。」業委會計劃今日去外判承商交請願信。
「保就業」計劃秘書處回覆,外判合約是由物業管理公司及外判承辦商簽訂,政府不宜介入兩個商業機構的合約關係,例如要求外判承辦商回饋業主,建議管理公司與外判承辦商自行商討是否提供回饋。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