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多年,律政司終願起訴香港槍會,未有清理射擊殘餘物,污染郊野自然環境。政府當局引用《火器及彈藥條例》檢控香港槍會持牌人,未有按照槍械牌照條款,清理已發射彈藥及其部分。法庭裁定表證成立,並已完成證人作供,案件押後至9月9日結案陳詞。
五年跟進 不懈堅持
我們早於2018年開始跟進香港槍會未有妥善清理射擊殘餘物,大量飛靶碎片、彈頭膠塞、霰彈鉛珠漫山偏野,遺留郊野公園範圍,部分更加掉落引水道流進城門水塘,危害食水安全。
至2020年初,我們成功逼使水務署控告香港槍會污染水源,惟因執法人員搜證過程出現疏忽,未能定罪;不過,法官當時直指只是「技術性脫罪」,告誡香港槍會要「有良心」,對市民與環境衛生負責。
事後,香港槍會由2020年7月17日關閉至今,全面停止實彈飛靶射擊活動。水務署亦無再搜證,重新作出檢控;但就在靠近引水道山坡加設鋁製擋板、圍網,防止射擊殘餘物掉進引水道內。
促成跨部門會議 正視問題
離任荃灣區議員前,趙恩來積極通過議會機制跟進事件,多次聯同政府相關部門(漁護署、水務署、地政總署、環保署、警務處、荃灣民政事務處……)到場實地視察,商討後續處理方案。2020年10月,地政總署牽頭跨部門會議討論跟進事項。
期間,香港槍會委聘外判承辦商清理射擊殘餘物,效果未如理想。有環保團體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檢驗泥土樣本,發現香港槍會附近泥土含鉛量超標274倍,較電子垃圾拆解場更嚴重,對自然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
至2021年,警務處槍械牌照科開始跟進調查,並在香港槍會續牌時加入新條款,「要求妥善清理射擊殘餘物,不可對自然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同年8月25日,突擊巡查香港槍會,發現有射擊殘餘物(膠塞、鉛粒)散佈靶場範圍以外的草地山坡,先後發出勸喻信、警告信要求作出糾正行動,惟未見改善。
地政總署於2021年9月7日引用地契條款正式「釘契」,要求香港槍會盡快清理射擊垃圾,並完成泥土檢測達至部門滿意程度。同年11月,警務處檢控香港槍會並無遵從牌照條件,在射擊活動完結後清理已發射彈藥及其部分。
延續特權 無助社會
香港槍會案件仍在法庭審理,但其對於郊野自然環境的破壞經已毋庸置疑。政府當年僅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批出6.49公頃土地(當中一半屬於郊野公園範圍),租期長達15年。翻查資料,漁護署當年曾經建議修訂有關地段界線,把佔用郊野公園的範圍縮減,惟遭警務處反對而告吹。香港槍會獨享用地,未能受惠普羅大眾,入會費介乎10萬至30萬元,與普及運動南轅北轍。
香港槍會地契將於2027年6月屆滿,地政總署經已「釘契」,水務處、警務處亦已就其破壞周遭自然環境作出檢控,民政事務總署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繼續容許香港槍會延續特權。政府當局有必要認真考慮郊野公園範圍內是否適合進行這類高污染射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