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總署早前以「角色日漸式微」為由,書面要求全港超過1600個公共屋邨互助委員會不遲於2022年12月31日正式解散。政府表示,房屋委員會透過傳統和電子方式直接收集租戶的意見,互助委員會存在價值「清零」;但其實背後盤算是,要消滅所有地區民意基礎的組織,一個不留。大家會懂的!
至於公共屋邨互助委員會是否經已失去存在價值?其職能已被其他部門所取代?這個問題,有很大的爭論空間。但新香港管治是不容討論,就連「假諮詢」的門面工夫也費事做。
不過,隨著互助委員會解散,直接影響居民的是有非專營巴士路線被逼停駛,居民要另覓其他途徑上班。
大埔富善邨善美樓互助委員會最新發出通告,由於非專營巴士路線 NR54(富善邨—長沙灣)持證居民代表組織(美樓互助委員會)解散,其客運營業證亦會隨之失效,將於2023年1月1日起停止營運。
須知道,按照現行非專營巴士路線發牌條件,必須要由居民組織作為乘客代表提出申請,運輸署「客運營業證——公共巴士服務(A06居民服務)」經審批後才會正式發出。當居民代表組織解散,就意味著牌照結束,除非成功物色其他居民代表組織作為替代,否則其牌照亦會即時失效。
然而,當政府振臂高呼要解散全港屋邨互助委員會,卻是從來不去思考相關配套,結果政府玩政治,連累民生受損,最終苦了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