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荃威花園屋苑停車場是有時租車位,提供訪客使用。至2017年,荃威花園停車場大業主悉數拆售全層所有125個時租車位,同年9月取消時租車位。屋苑附近未有訪客泊位,居民親友駕車到訪,唯一選擇便是違例停泊街道,不時造成交通阻塞問題。
大業主拆售車位始末
荃威花園商場連同停車場原屬發展商 #合和實業 持有,著名投資者 #鄧成波 2008年以2.2億元收購(一至三期商場+125個車位)。至2012年 #鄧成波 先行沽售荃威花園一期、二期商場,作價3.5億元;再在2013年出售三期商場連125個車位予私人投資者 #羅守輝 作價2.9億。有關交易 #鄧成波 持貨五年帳面獲利4.6億元,物業升值2.1倍。
交易完成後,新業主開始與時任法團商討拆契事宜,並以象徵式 $1 向 #荃威花園 轉讓商場內的公眾通道的業權,維修保養責任同時轉作 #荃威花園 全體業主共同承擔。不過,商場業主承擔管理費比例則維持不變。
當大業主與時任法團達成協議後,即以6980萬元轉讓停車場內的125個時租車位予投資者 #蔡伯能 ,隨即拆售車位給散戶,若以當時每個作價68萬元計算,業主轉手即賺1500萬元。
地契:無要求提供時租車位
一般而言,地政總署釐定地契條款時,會對未來發展項目施加某些條款限制,例如必須提供若干訪客車位(時租車位)。但當我們翻查荃威花園地契,並無載列有關條款限制。這樣無疑容許個別投資者從中圖利,影響民生。(其實就算有相關條款限制,當局鮮有執行,稍後專文再述)
荃威花園停車場恢復時租車位,可行嗎?
理論上是可能的,但現實上並不可行。荃威花園目前1003個車位已由散戶持有,除非有人願意出資集體收購私人車位(當然要小業主肯賣),若以現時1/F 車位成交價106萬元計算,收購100個車位便要動用過億資金,再者時租停車場並非賺錢生意,回本時間極長,根本不會有人這樣做!
唯一出路:區內尋找合適位置,增設咪錶泊位
說到底,都是錢作怪!政府當局釐定地契條款時又把關不力,最終影響民生,製造區內違泊問題。
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只有在區內盡量物色閒置用地劃作露天停車場,或者增設咪錶泊位,紓緩車位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