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辦事處經常都會聽到街坊意見,質疑屋苑電壓不足,未能應付家居用電需求,建議進行改善工程,提升總掣供電量。當然,在工程世界是沒有不可能的,只要有錢!若要更新屋苑總掣房內的供電掣櫃,並非簡單工程,動輒數以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如要業主集資,相信大家都會耍手擰頭,鍛羽而歸。
不過我們首先要問:是否有真正需要?
街坊意見看似有其道理,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家庭電器遠較以前多了不少,現在大家都有電腦上網,熱水爐、煮食爐頭可能已由煤轉電,浴室寶、洗碗機等相繼成為家居必備,與幾十年前樓宇落成之初不能同日而語。家居用電量增加,原來設計自然不勝負荷,而要相應提升。
香港樓宇裝備標準 遠高於預期需求
先不論科技進步的同時,節能減排效益亦有提升,港英政府當初制定的建築物裝備基本標準,是遠高於實際需要,有充足餘裕應付未來發展需要。但基於成本效益考慮,無人會以極限去計算設計容量。就以供電為例,假如整個屋苑所有住戶同時開動家中全部冷氣機,建築物供電量肯定不足,必然出現超出負荷跳掣停電情況。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出現,平衡實際情況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最符合成本的設計方案,付諸實行。
其實,本港兩間電力公司有長期監察每個客戶的實際用電量,讓大家查閱。我們早前就街坊意見,向中電取得荃威花園三期過去幾年實際用電量數據,發現四個總掣房內的7個1500kVA電錶掣櫃在2018年至2020年間最高峰用電量介乎 19.6% 至 67.9%(詳見附圖),有足夠空間應付未來需求,毋須業主浪費金錢提升總掣供電效能。
定期檢查 確保家居供電穩定
家居供電效能減弱,甚至出現跳掣停電問題,可能與家居內部供電網絡老化有關,需要聘請註冊電業工程人員檢查。根據現行制度,樓層獨立電錶至屋內供電網絡屬於WR1工程,未有法例要求定期檢查。如有任何電力工程,則要由註冊電業工程人員完成檢查及測試,並向機電工程署提交文件,確保電力裝置符合安全規格。
至於樓宇內部供電裝置(即總掣房至樓層獨立電錶),屬於WR2工程由屋苑負責,必須每五年委聘註冊電業承辦商檢查維修。
過去幾年,荃威花園經已重鋪屋苑內部多條供電主纜、更換供電掣櫃老舊零件,緊急跳掣停電事故幾近絕跡。不過,荃威花園樓齡逾四十載,當初樓宇設計並無後備供電系統,每遇電力維修工程,難免需要暫時停電確保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