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球高懸,狂風驟雨,早上到訪深水埗鴨寮街三無大廈,與業主商討如何應對消防安全命令。事緣,消防處、屋宇署十多年前向大廈發出「572指示」,要求業主在限期前完成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但業主一直未有理會,拖延至今,消防處明言將會採取檢控行動,逼令推展工程。
不過,業主年紀老邁,最年輕那位也有七十高齡,並無能力籌組業主立案法團,相當徬徨。我們帶同義務專業人士到場實地視察,向業主們解釋消防法例要求、政府資助申請細節。
但可惜的是,這幢三無大廈恰巧樓高八層,不可豁免安裝樓層消防栓,也不能使用最小型的500公升消防水缸。視察過後,樓宇需要安裝完整消防喉轆系統,當中包括在天台安裝一個不少於2000公升消防水缸(連同兩個去水泵)、地面樓層安裝一個500公升消防儲水缸(連同兩個消防上水泵)、增設每層消防喉轆;當然樓層走廊也要更換消防窗(耐火半小時)、光管(儲電一個小時)、防火物料保護所有外露電線。保守估計造價至少百萬元,對於長者業主是個相當負擔。
面臨消防處檢控在即,業主們只能選擇推動工程,但當未有成立法團,政府資助申請門檻相當高,需要所有業主簽署同意書(部分單位已作籠屋劏房出租,業主身份不明),絕對是業主們要共同面對的難題。當務之急,業主們唯有先行集資委託工程師協助草擬消防喉轆系統圖則,滿足消防處要求,避免遭到刑事檢控。
其實,政府當局可否做多一點,向無助的小業主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