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建制政團一統江山,地區團體滲透每個角落,擁有近乎無窮地區資源,亦可直通天庭指揮政府部門加以配合,甚至自己本身已是政府領導階層,呼風喚雨。不過,上個星期,新界西北發生史無前例的大停電事故,建制陣營似乎未能即時動員社區網絡作出支援,只見翌日政黨領導透過傳媒,批評責怪政府主事官員未有親身到場、未有即時作出反應。
現實,建制政團社區動員能力似乎相當有限,與其投入資源完全不成正比。
我們見到個別建制政客遇上地區突發事件,總愛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直播打咭,扮工。忘掉自己最能發揮作用的是,與政府不同部門協調,向受影響群眾提供適切的幫助。
其實,直播只是從旁觀者角度展示片面真相,訊息不斷重複,難以綜覽全局。但對政客來說,卻是告訴選民「我在這裡! I’m here!!」最佳工具。扮工之外,社會裨益甚微。
本人從事地區工作多年,社交媒體鮮有進行直播,最多也是轉播議會質詢官員實況。當地區突發事件出現,受影響居民需要知道的是,究竟發生何事?幾時回復正常生活?
譬如停電期間,直播住宅大堂烏燈黑火,這些大家也知道的事並無實質作用。地區工作者理應協調不同部門,了解事件最新發展,客觀傳遞準確訊息,讓居民得以安心。可能只要告訴大家,維修人員現已到場處理,故障問題出自哪裡,需要時間更換甚麼零件,預計幾時可以回復正常運作,經已相當足夠。
相較Facebook Instagram 直播需要街坊主動登入瀏覽,本人更傾向透過whatsapp telegram signal 等渠道,第一時間把最新資訊通知可能受影響居民,令他們及早做好應變措施,有充足心理準備。同時,即時準確資訊也能消弭不必要誤會,甚至可以動員街坊參與社區,促進鄰里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