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本港疫情持續嚴峻,當局每日公佈確診個案數字維持數萬宗,高居不下,抗疫之路未見終點。
市民四出搶購物資,搶快速測試劑、搶必理痛、搶蓮花清瘟膠囊、搶即食麵、搶罐頭…… 普羅大眾抱怨當局朝令夕改,不僅無所適從,更突顯出民間對政府的種種不信任情緒。
當病毒在社區幾乎無處不在,我們身邊總有街坊朋友不幸染疫,經歷患病之苦。但政府支援確診患者措施有限,只懂呼籲快速測試陽性人士自行申報,可能不少過來人也有相似經歷,就是…… 等呀等,直至痊癒也等不到政府「居家抗疫」物資,有街坊不滿申報陽性後十多日,才收到自我隔離電子手環。整個檢疫康復過程,只能「靠自己」!
不少染疫人士見到傳媒報導,甚至社交媒體轉載,社區隔離設施(e.g. 方艙醫院)居住環境欠佳,紛紛期望能夠安排居家隔離。但知道保安局長嚴詞表明「隔離令具法律效力,市民無權選擇入住隔離設施與否,市民要跟從入住指示,否則屬違法。」即席嚇倒不少市民,猶豫究竟自行申報染疫與否。
我們聽到有打工仔女,如果不是工作申領「有薪病假」需要取得衛生署發出的隔離令 Isolation Order,他們真的都傾向選擇不去申報,而自行在家休養算數!這樣,結果令到政府當局未能有效掌握疫情實際數據,調整抗疫策略,更可能出現「隱閉患者」得不到適切支援治療,延誤病情,後果不堪設想!
如何重建市民信心,有效傳遞抗疫訊息,其實才是當前政府重中之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