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版「洪瑞珍」爆出近年最大宗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約二百三十五人涉食用在港生產的「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三文治後,出現屙嘔肚痛及發燒等,年紀最少只有兩歲。食環署更發現相關製造工場的暫准食物製造廠牌照早在今年四月十五日到期後未有續牌。
部分受害者擬向生產及雲售商進行集體索償。至於正牌的台灣「洪瑞珍」,則第一時間割席,強調港版「洪瑞珍」是「冒牌貨」,早已在今年初在港提控,並在六月一日獲高院頒下臨時禁制令,禁止相關人士及公司使用「洪瑞珍」的名稱及商標。
本刊追查得悉,港牌「洪瑞珍」的代理商報稱斥資逾百萬元,經台灣總店家族成員取得代理權,沒料去年十月開業後,卻遭總店否認兼提控,加上爆出食物中毒事件,令代理商一鋪清袋,兼官司纏身。
「曾經收過台灣洪瑞珍三文治的手信,覺得幾好,後來得佑香港都有得賣就買來,但無諗過食件三文治會搞到入醫院。」Ada上月在荃灣南豐中心的「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購買及食用三文治後,即腹部劇痛兼連日高燒不退,「每日探熱都超過攝氏三十八度,捱到第五日終於頂唔順去醫院,醫生話再遲就有機會細菌入血,結果住了三日私家醫院,花了三萬多元。」
Ada遭遇並非個別事件,由五月十八日起,衛生防護中心及食物安全中心陸續收到市民食用該品牌三文治後出現腸胃炎病徵報告,涉及九個銷售點,截至六月一,累積個案至二百三十五人。食安中心更在涉事荃灣零售點的三文治樣本檢出沙門氏菌。
她事後得悉該三文治的製造工場涉無牌經營,便找區議員求助。協助Ada的荃灣區議員趙恩來說,已收到最少十名事主求助,他們正尋求法律意見,計劃向涉事公司提出集體索償。
對於香港發生集體中毒事件,台灣洪瑞珍三文治(創始店)董事長洪峻聲罕有地在台灣召開記者會,直斥香港「洪家手作」是「冒牌」,並無獲得台灣「洪瑞珍三明治」合法授權。他說,今年一月已在港控告香港「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製造商和零售商侵權,並指該店在港引發集體中毒,損害品牌聲譽。六月一日,香港高院頒下臨時禁制令,禁止相關人士及公司在有最終裁決前使用「洪瑞珍」三字及商標。
港版三文治全線下架
在食環署禁售、本港食客聲討,以及台灣「洪瑞珍」來港興訟等三路夾擊下,港版「洪瑞珍」的三文治已全線下架,連官網也被移除。本刊上周到其觀塘工場查看,發現重門深鎖,隔鄰單位人士稱已多日無人返回上址。至於九個涉事銷售點,六間專賣店已拉閘,大部分連招牌也拆掉;三間分銷店的店員則表示沒有再出售三文治。
捲入「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侵權的製造商和零售商,分別為由女商人周瑩瑩持有的鈺滿堂實業有限公司,以及經營連鎖零食店水晶屋的港商張乙家。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周瑩瑩主動引入「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打造港版「洪瑞珍」,並於去年十月在觀塘自設工場,她亦一直以「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香港區總代理自居。
台灣亦爆商權糾紛
「周瑩瑩一直做開代理台灣貨品生意,早前看中了「洪瑞珍」這品牌,曾嘗試聯絡台灣的創始店的董事長洪峻聲,但一直搭不到路,於是轉向跟創始店有商權糾紛的「洪家手作」埋手。」
「洪家手作」由洪峻聲的堂妹洪毓姍在一七年創立。不過到了一八年八月,洪峻聲透過公司發聲明,指市面自稱「洪家手作三文治」的品牌,並非洪瑞珍合法授權,只其影射連結洪瑞珍家族,損害其商標權。
洪峻聲曾指責洪毓姍沒有經過他同意就開店,只因見堂妹經濟拮据,欠下親友不少錢,在親情份上,才同意讓她開一家店。沒料洪毓姍卻打著「洪瑞珍二代」名號,一下子在台灣開設十多間分店,令洪峻聲質疑堂妹背後有金主操控。
對於「洪瑞珍二代」名號,台灣「洪瑞珍」多次強調「洪瑞珍」不是人名,只是洪峻聲父親洪宜杉於四七年在彰化北斗開第一間店時所起的名稱。洪峻聲接手父親生意後,念在家族情感,同意部分家族成員們以「洪瑞珍」名號各自開店,至今全台約有二十七家。直至洪毓姍搞局後,洪峻聲在一八年正式召回各家族店,正式簽訂商標授權合約。
「周瑩瑩是真不知道,還是詐作不知「洪瑞珍」在台灣的商權糾紛也好,她疑似花了過百萬元,向洪毓姍獲得授權,使用「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的代理權。」知情人士說:「周瑩瑩跟「水晶屋」老闆娘是中學同學,大家相識多年,也有生意合作。周瑩瑩將「洪家手作」與「洪瑞珍」比喻為早年的「譚仔」跟「譚仔三哥」,即同一個家族成員各有各做,令「水晶屋」以為兩家人已有共識,冇諗過會惹上官非。」
知情人士續說:「洪毓姍主要派丈夫蔡志明出面,跟周瑩瑩接洽,以及來港協助開設「洪家手作洪瑞珍二代」,甚至派人到工場指點包裝要求、製造方法等。」
「洪家手作」在香港不斷擴張,觸動洪峻聲的神經,除了在台灣「洪瑞珍」官網發聲明,去年十月更率先在台灣提告,獲法院裁定台灣「洪家手作」須移除任何有關洪瑞珍相同或相似的商標;今年一月再來港入稟控告周瑩瑩名下公司以及「水晶屋」老闆侵權,並高調聲稱,已計劃今年大約八月左右會來港開店。
知情人士說:「周瑩瑩的食物工場在去年十月十六日取得暫准食物製造廠牌照,但有效期至今年四月十五日。由於疫情關係,周瑩瑩跟食環署那邊溝通出現問題,趕不及續牌。懷疑她怕停業會無錢交租及支人工,於是博一博,結果出事。」食環署人員早於四月二十三日巡查工場時已作檢控,但原來仍「偷雞」開工生產食品。
港代理疑蝕逾百萬
「周瑩瑩原本剛剛跟大型超市傾好合作計劃,但今次咁多人中毒,再爆出無牌工場,做壞個名,想繼續開都難,考慮全線結業。之前她落重本拎代理權、設工場、擴分店,現在真的蝕到「渣都無」。經此一役,這個港版「洪瑞珍」恐怕一鋪清袋。」知情人士續說。
對外界質疑「洪家手作」是否冒牌的港版「洪瑞珍」,周瑩瑩一直「無有怕」積極回應,以「洪家手作」是「洪瑞珍二代傳人」創立品牌作理據,從容面對。自食物中毒事件後,她卻一直潛水。記者上門找她查詢,應門的外傭推說無此人。
至於另一被告、「水晶屋」老闆張乙家則向本刊說:「出事後,我先知道那個工場牌照已經到期,真的嬲到震。佢應該跟我們講,由我們決定賣不賣。平日賣三十份三文治才女金廿難金到二百元,若知情一十一廿人不會博。一度想出律師信告她,但念及多年友情,加上得知她剛剛懷孕幾個月,所以才作罷。」
(原文刊載於《東周刊》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