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期間,多個街市出現發泡膠包圍街市的情況。由於運菜車歲晚收爐,無再把發泡膠菜箱運回大陸供港批發菜場,加上街市商販大量棄置發泡膠,以致街市外圍一帶混亂骯髒不堪,發泡膠箱、未能售出的蔬果及垃圾混在一起,堆積如山。荃灣楊屋道街市一帶(河背街、川龍街、新村街等)發泡膠箱混雜垃圾胡亂棄置路邊:年三十晚,食環署外判商動用重型夾車18車次、垃圾車5車次,才將垃圾、發泡膠箱運往堆填區。
一般而言,部份質素較好的發泡膠菜箱本應由貨車運回大陸批發菜場重用,但由於商販沒有將爛菜、「爛箱」及「靚箱」分類;而農曆新年期間亦無足夠地方暫存「靚箱」,大批完好發泡膠箱未能等待初五運菜貨車啟市復工,無奈被當垃圾運往堆填區。
問題出於三方面:一是,菜販隨意將菜箱丟到街上,沒有承擔生產者的責任,先妥善分類回收;二是,街市及外圍一帶缺乏回收發泡膠的系統;三是,並無空間將「靚箱」儲存跨年。
我們建議街市及外圍應盡快建立回收菜箱系統,提升發泡膠箱再用及回收比例,並以「靚箱重用,碎膠回收」,包括商戶必須做好源頭分類,把無法重用的「爛箱」與可重用的「靚箱」分別運至指定地點,食環署或環保署亦應添置發泡膠冷壓機,將未能再用的箱即場壓碎,減少體積方便運輸,回收再造。
我們要求環保署、食環署盡快建立街市及其週邊的發泡膠箱回收系統,達至發泡膠「零堆填」。商戶必須履行生產者的責任,將發泡膠箱做好源頭分類,不能隨便棄置。關於新年期間的發泡膠箱問題,環保署應參考近年「綠色年宵」的方式,邀請團體或者社會企業在街市駐場,提升回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