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大涌道近迴旋處位置,路政署5月初完成道路工程,新建 U-Turn 掉頭位置,原意是要減少使用大涌道迴旋處車流量,從而紓緩交通繁忙情況。不過荃灣居民反應迴異,又再次展示政府部門脫離現實!
離開議會之前,運輸署已就有關改善方案諮詢議會,當時本人兼任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提出反對意見。至於事後為何又會通過,相信大家懂的。
我們觀察到海盛路轉出大涌道,屬於「小路出大路」,道路設計問題,大涌道高速行駛車輛未必留意到海盛路駕駛者,不時發生交通意外(後來當局新劃道路標記,禁止大涌道中線切至慢線,減低意外風險)。
客觀數據上,大涌道U-Turn 掉頭車輛不用再駛進迴旋處,當然必定會減少迴旋處車流量,但這僅是紙上談兵,無視現實情況。我們不難察覺,會使用新建U-Turn 掉頭車輛只有兩類:
一是,離開海盛路前往荃景圍,主要是假日到荃灣廣場或AEON百貨購物回家的自駕街坊;
二是,經由青山公路前往柴灣角工業區,但貨車主要使用荃灣路,選擇這樣行駛機會較少。
由此觀之,海盛路會有不少車主假日駛出,在短短60米路段橫跨四條行車線前往使用新建U-Turn 路口。大涌道是區內數一數二的繁忙道路,當車輛這樣切線勢必減低實際車流速度,小則造成交通擠塞;假如駕駛者各不相讓,更會發生車輛碰撞,阻礙道路交通,得不償失。
我們就此現場視察實際情況,發現甚少駕駛者選擇使用新建U-Turn 路口,寧願駛進迴旋處掉頭,避免意外風險。政府斥資建造白象工程,居然希望無人使用,實在是天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