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威花園E座出現武漢肺炎家庭群組,居民擔心自己不幸染疫,實屬人之常情。
這幾日,我們辦事處不斷收到E座居民來電報料,確診海關父親並無前往檢疫中心,接受隔離醫學觀察;有居民表示伯伯經常外出,社區四處遊走,甚至有住客發現伯伯「無戴口罩」搭𨋢,在家咳嗽,擔心出現社區病毒爆發。
過去幾日,我們不斷聯絡衛生署跟進事件,想講的是政府當局內部相當混亂。荃威花園E座家庭群組7月14日晚上出現首宗病例,任職海關的男住客7月15日確診;而其妻子亦於7月16日確診。
衛生署人員當日把確診患者兩名子女、日常負責湊孫的母親列作「密切接觸者」,需要接往隔離檢疫中心。7月16日早上8時許,衛生署人員前往確診海關母親的同座不同單位上門拍門,惟未能接觸三人。原來當時衛生署人員拍錯門。至晚上8時,再到正確住址帶走三嫲孫,但當時同住確診海關父親並不在單位內。
為何當局遲遲未有派員跟進確診海關父親情況?
衛生署事後解釋,伯伯並非確診海關夫婦「密切接觸者」,風險較低。至7月19日,三嫲孫確診武漢肺炎後,才正式定義伯伯是「密切接觸者」而要被接往檢疫中心。目前情況,由於人手緊張,當局通常需時兩日把「密切接觸者」接走。期間,需靠「密切接觸者」自律留在家中,等候衛生署安排。
至7月20日晚上,衛生署人員嘗試上門接走伯伯前往隔離檢疫中心,探熱時卻出現發燒病徵;至凌晨兩時,離開荃威花園,由救護車直接送往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我們實在無法理解衛生署處理手法,竟把同住家人,一個是「密切接觸者」,一個卻不是。可能上述只是事後想出來的藉口,試圖蒙混過關。
無論如何,伯伯既然知道自己家人已被送往隔離檢疫中心,可能染疫,卻無視衛生署勸喻,如常落街四處遊走,增加病毒社區傳播風險,引起居民恐慌!
其實,就算自己身邊並無家人朋友需要檢疫,大家也應避免外出,時刻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加重醫療系統的負擔。